题名帕隆藏布流域冰碛土体起动泥石流力学机理试验研究
作者朱云华
答辩日期2017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陈宁生
关键词冰碛土体 泥石流 力学机理 降雨试验 融水试验
其他题名Experimental Study on Mechnism of Moraine Soil Triggering Debris Flow in Palongzangbu Basin
学位专业岩土工程
英文摘要冰碛土在青藏高原的分布广、储量大,因冰川融雪或降雨引起的冰碛土体失稳起动泥石流灾害时有发生,对我国的社会稳定、工程建设及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威胁及严重经济损失。目前国内外对冰碛土体起动泥石流的研究较为薄弱,本论文选取帕隆藏布流域的一条侧碛堤坡面作为试验点,进行野外泥石流起动试验,通过比较不同粘粒含量的坡面土体在模拟降雨及融水2种工况条件下的孔隙水压力及含水量的变化曲线,分析冰碛土体起动泥石流的过程及特征,并在蒋家沟野外泥石流起动试验的基础之上,并结合室内试验及分形理论,对冰碛土体起动泥石流的力学机理进行探讨。综合分析后得到以下成果:(1)冰碛土在粒度分布上具有良好分形特征。本文取样的冰碛土粒度分维为2. 044 ~ 2. 674,主要以二重分维为主。细颗粒含量,尤其是粒径小于0.01mm的颗粒含量与土样的粒度分维值较大相关,二者为多项式关系,而起动泥石流的冰碛土体的颗粒粒度分维与小于0.01mm的颗粒含量之间为线性关系。(2)冰碛土中粘粒含量过低时(<0.32%),无论是降水还是融水作用,均不能起动泥石流。坡面泥石流起动以掏蚀+坍塌型为主,对粘粒含量不高于3%的土体来说,大部分发生的是这类泥石流;而当粘粒含量较高时(>3%), 土体发生铲蚀+面蚀型起动。(3)不同水源条件下,冰碛土体起动泥石流的孔压变化形式不同。对于降雨型泥石流来说,土体内孔压值迅速增大,容易造成土体破坏,起动泥石流;而对于融水型泥石流来说,当土体内的孔压值呈小幅波动时,土体也可能发生失稳破坏,起动泥石流。(4)松散砾石土体失稳起动泥石流是孔隙水压力升高,粘滞阻力降低,拖曳力与渗流侵蚀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作用分别为26%、46%、7%、21%,而对发生铲蚀+面蚀型起动的冰碛土体来说,其作用比例分别为;16%、45%、6%、32%。(5)对于融水作用下的冰碛土体起动泥石流,是发生的掏蚀+坍塌型起动,其水力坡降增大到临界值以上,引发土体发生液态化流动,试验中土体起动需要的临界坡降为0.89。
语种中文
页码104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24608]  
专题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朱云华. 帕隆藏布流域冰碛土体起动泥石流力学机理试验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