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 (L.f)Ker Gawl)花粉的发育、精子结构及绒毡层的变化
作者刘宁
答辩日期1990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导师王伏雄
学位专业植物学
英文摘要麦冬的花粉发育自小孢子母细胞开始,经连续型减数分裂,产生游离的单细胞小孢子;小孢子进一步发育,经两次有丝分裂,最终发育为包含有二个精细胞和一个营养核的成熟花粉。在此发育过程中,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体和脂体含量丰富。 麦冬的精子细胞为伸长的细胞,具有椭圆形的头部和长长的尾部细胞质突起,细胞器较少,是线粒体,但缺乏质体,没有明显的二型性;其精细胞伸长的尾部细胞质突起是在生殖细胞有丝分裂时产生,而不是以后由精子细胞本身发育;两个精子细胞之间除了头部的联结外,还有尾部的联接,但没有任何结构上的联结;一个精子细胞的头部常与营养核十分靠近;另外,在精子与精子之间或精子与营养核之间的贴近点上,常可见到多层膜的结构,根据精细胞之间的联结和精细胞与营养核之间的靠近,推测麦冬的成熟花粉中存在雄性生殖单位。 麦冬的花粉壁发育在四分体后期开始,首先产生纤维状的原外壁,由原外壁上依次发育出原基柱层、原覆盖层和原基足层,当四分体分离时,花粉外壁外层已发育完全;在单细胞小孢子时期,外壁内层发育,为极薄的一层,同时内壁-1开始发育;到了二细胞花粉时期,内壁-1开始发育;到了二细胞花粉时期,内壁-1发育完全,并在萌发孔处发育特殊的蜂窝状结构;紧接内壁-1层,发育出内壁-2层。在其壁发育过程中,花粉中大量沿周围平行于花粉壁排列的内质网可能与花粉壁的形成有关。 麦冬的绒毡层发育属分泌型。在小孢子母细胞时期,绒毡层细胞达到了发育的顶峰,此时,细胞器非常丰富,大量的线粒体、高尔基体和质体,尤为内质网含量最为丰富;原乌氏体出现较早,小孢子母细胞时期绒毡层细胞中就已出现;四分体时期,大量乌氏体被排入内切向面的质膜和纤维素壁之间;到了小孢子早期,绒毡层细胞失去细胞壁,原乌氏体分布在质膜的凹陷处,孢粉素物质开始在其上沉积,发育为乌氏体,乌氏体有单个和复合两种类型;到花粉成熟时,绒毡层细胞彻底解体。
语种中文
页码57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ibcas.ac.cn/handle/2S10CLM1/13727]  
专题中科院植物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宁. 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 (L.f)Ker Gawl)花粉的发育、精子结构及绒毡层的变化[D].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1990.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