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黄土区草地植被水土保持作用机理试验研究
作者李鹏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03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授予地点陕西
导师李占斌
学位专业土壤学
中文摘要本研究采用野外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草地和天然草地植被为研究对象,重点对草地植被地上、地下部分生物量的生长动态;草地植被地上冠层,地表茎干、枯落物和地下根系等不同部位的保土作用机理以及不同土层深度侵蚀产沙的垂直变化规律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对退耕草地植被和天然草地植被的水土保持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探讨,取得如下结论:    1. 揭示草地植被恢复演替过程中,地面覆盖结构趋于复杂,地上部分生物量增加,草地植被根系逐渐集中在表层土壤中。    草地植被恢复演替过程中,植被地上地下部分生物量随着恢复时间不同而变化。其中地上部分的生物量随着退耕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即使是在相同的覆盖度条件下,多年生植被地上部分生物量比一年生植被明显增加。地下部分根系生物量的垂直分布具有规律性变化,在退耕的初期,植被根系在深层土壤中的分布相对较多,一般在退耕时间达到15年左右时,植被根系就出现在表层土壤集中的现象。天然草地的植被根系主要集中在表层40cm的土层中。根系的其他指标(包括根系长度和根系表面积等)也具有类似的变化规律。    在植被的恢复过程中,土壤性质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土壤有机质和大于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随着退耕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其中直径在1—2mm范围内的水稳性团聚体具有与根系相似的垂直分布特征。    2. 随着草地植被的生长和发育,土壤稳定入渗率和侵蚀量都降低。    模拟降雨实验表明,一年生植被覆盖下的土壤平均入渗率和稳定入渗率较多年生植被大;多年生草地植被覆盖下土壤流失量较一年生植被明显减少;对相同阶段的草地植被类型而言,随着植被覆盖度的增加,土壤的稳定入渗率有所降低,土壤流失量也有所减少。多年生植被覆盖下存在的地表生物结皮,降低了土壤稳定入渗率。    3. 不同类型人为活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程度不同,火烧对植被水土保持作用破坏最大,刈割和放牧等次之。    在实验的过程中,采用模拟不同类型人为活动影响水土流失的方法,研究了当地常见的人为活动类型对水土流失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火烧能够破坏大部分地表植被,枯落物等地面覆盖类型,使大部分土壤暴露在雨滴的打击之下,增加了土壤侵蚀发生的可能,但是同时,火烧也破坏了地表生物结皮,增加了降雨入渗,提高了对降雨水分的利用效率。刈割也是当地常见的一种人为活动类型,刈割减少了植被冠层对地面的保护,增加了土壤侵蚀量,但是同时也使地表的生物结皮在雨滴的打击下遭到了破坏,增加了降雨入渗量,其后期的稳定入渗率与火烧情况下的入渗率相似。其他类型的人为活动(包括放牧等)都可以有效的破坏地表的生物结皮而增加降雨的入渗量,提高对雨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4. 草地植被不同部位对控制土壤侵蚀的作用机理不同。其中冠层消减了雨滴动能,茎干及枯落物分散了径流动力,根系提高了土壤抵抗径流侵蚀能力。    野外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植被草地植被冠层的作用在于消减降雨雨滴的动能,防止和减少击溅侵蚀的发生发展;草地植被的茎干及枯落物的作用在于分散径流,降低径流侵蚀动能,拦蓄泥沙,草地植被根系的主要作用在于网络固结土壤,提高土壤对侵蚀动力的抵抗能力,其作用在细沟侵蚀形成和发展之后更加突出。其他地表覆盖结构(包括苔藓、地衣以及生物土壤结皮等)的存在依赖于其上覆盖的植被类型,进一步丰富了土壤的覆盖结构,增强了土壤抵抗侵蚀动力的能力,提高了植被的水土保持功能。    5. 草地土壤侵蚀产沙的垂直变化规律与根系密度的垂直分布特征密切相关,直径在0.2—0.4mm内的根系对提高土壤抵抗径流侵蚀的作用最大。    尝试采用分层冲刷的方法研究了草地植被根系对垂直侵蚀产沙的影响。草地土壤侵蚀产沙的垂直变化规律与根系密度的垂直分布特征密切相关,根系密度大,侵蚀产沙少,反之亦然。但是根系提高土壤抗冲性的能力随着流量、坡度以及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受到限制。一般在土壤深度超过40cm时,由于根系密度明显降低,根系提高土壤抗冲性的作用也大大降低。根据试验观测数据,采用曲线拟和的方法对土壤侵蚀产沙与根系之间的关系进行模拟,建立了植被根系生物量与垂直侵蚀产沙特征之间的关系定量关系。    试验观测到冲刷形成的跌坎中同样存在着毛细根,说明毛细根对提高土壤抵抗侵蚀的作用较弱。对不同径级根系长度与不同深度垂直侵蚀产沙特征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直径在0.2—0.4mm范围内的根系与垂直侵蚀产沙的负相关系数最高,说明直径范围在0.2—0.4mm内的根系对提高土壤抵抗径流侵蚀的作用最大。    6. 建立了土壤垂直侵蚀产沙与根系及土壤特性之间的定量关系。    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对不同土层深度上垂直侵蚀产沙特征和根系垂直分布特征及土壤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只有直径在1—2mm范围内的土壤团聚体和根系生物量两个变量进入了回归方程,其余变量被剔除。说明实验条件下土壤垂直侵蚀产沙与植被根系生物量和土壤团聚体(1—2mm)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通过对试验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建立了土壤垂直侵蚀产沙与植被根系生物量和土壤团聚体(1—2mm)之间的定量关系。
公开日期2011-07-01 ; 2011-07-14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iswc.ac.cn/handle/361005/4035]  
专题水土保持研究所_水保所知识产出(1956-2013)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鹏. 黄土区草地植被水土保持作用机理试验研究[D]. 陕西.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2003.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