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预警研究
作者李新华
学位类别硕士
答辩日期1994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授予地点陕西
导师蒋定生
学位专业土壤学
中文摘要本文以长城沿线以南,渭北台塬和甘肃秦岭以北,吕梁山以西,甘肃黄河以东水土流失严重的105个县(市、旗)为样本,对区内水土流失危险性进行了较系统的预警研究。其间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重要影响因素土壤抗侵蚀能力的水平及垂直分布规律,进行了野外试验研究。最后建立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域危险性预警数学模型,并对警报区内水土流失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研究表明,黄土高原土壤抗侵蚀能力,除少数林区外普遍较差。其水平分布规律为:由东南向西北有逐渐减弱的趋势,其中土壤抗侵蚀能力极弱区位于晋陕蒙接壤区及长城沿线的风沙丘陵沟壑区;随着深度增加,土壤抗侵蚀能力逐渐减小,其中抗侵蚀能力最差部位位于表层(农地)。通过综合分析,将研究区内土壤抗侵蚀能力划分为四个区;Ⅰ区为最强区,位于子午岭、吕梁山等基岩较高的黄土覆盖林区或土石山区林地。Ⅱ区为一般区,位于渭北台塬及董志塬等黄土高原沟壑区。区为较弱区,位于米脂等黄土丘陵沟壑区。Ⅳ区为极弱区,位于晋陕蒙交界及长城沿线的风沙丘陵沟壑区。

    研究认为,多年平均30min最大雨强的区域差异明显,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减小,其高值区位于米脂及其周围的丘一区和晋陕蒙接壤区……

 

综合评判认为,晋陕蒙接壤区无论是现在抑或是将来,都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危险区域。该区严重的水土流失,是当地工农业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该区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其能源基地的建设,将对我国国民经济以及沿海地区经济腾飞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煤炭资源的开发而诱发的人为水土流失不可轻视。因此,必须切实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加强对水土流失的监督监测和整治,保护环境和土地资源。

    通过分析,将研究区域按水土流失危险程度划分为6个区,即:Ⅰ区为最危险区,位于晋陕蒙接壤区。Ⅱ区为危险区,位于米脂及附近黄河峡谷区。Ⅲ区为较危险区,位于志丹等丘二区及长城沿线区。Ⅳ区为一般区,位于固原等丘三、丘四区及西峰等高原沟壑区。Ⅴ区为较安全区,主要位于渭北台塬及宝鸡等地。Ⅵ区为安全区,包括子午岭等林区。这种划分,对指导黄土高原区域治理具有参考意义。

公开日期2011-06-27 ; 2011-07-14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iswc.ac.cn/handle/361005/3849]  
专题水土保持研究所_水保所知识产出(1956-2013)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新华.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预警研究[D]. 陕西. 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1994.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