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稀有鮈鲫的饲养管理、形态特征及遗传多样性
作者王剑伟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1998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导师曹文宣
关键词稀有鮈鲫 鱼类实验动物 饲养管理 种群 近交群 形态 判别分析 框架分析 遗传多样性
学位专业水生生物学
中文摘要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稀有鮈鲫与鱼类实验动物”,从实验动物科学的角度,对国内外实验鱼和鱼类实验动物主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文献综述,对我鱼类实验动物的形发和研究提出了建议;对我国新的实验鱼稀有鮈鲫的研究与应用概况进行了总结,证明了它的确是一种优良实验鱼,并有可能成为一种标准的实类实验动物。其中,部分稀有鮈鲫有生物学资料是作者主持的研究工作中尚未公开的原始资料。第二部分“稀有鮈鲫的饲养管理主法”,系统地总结了8年来稀有鮈鲫饲养管理方面的经验,并对稀有鮈鲫的一般饲养方法、繁殖方法、培苗方法、相关技术与方法等进行了必要的规范,其中,主要包括水族箱和饲养系统、水温等环境条件的控制、饵料与投喂、换水与清污、疾病预防、饲养密度、亲鱼及卵、苗的管理、麻醉方法等。近期实测数据表明,应用作者提出的方法进行实际饲养,亲鱼所产卵的58%左右可最终饲养成鱼;90日龄时的全长可达38mm以上,并有部分个体达性腺成熟。第三部分“稀有鮈鲫形态牲的研究”,对稀有鮈鲫分布于四川省汉源县、灌县、彭县的3个地理种群及室养近交第10代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从可数性状的众数和均值比较、可量性状的方差分析、判别方法等方面证明不同群体间的形态特征上存在一定差异;同时,由于各群体在外部器官的形态、位置等描述性性状上未见差异,可数性状、可量性状的变化范围也是重叠的,因此,稀有鮈鲫的形态特征在群体间的分化是较小的,上述差异可看作是同一物种地理种群间,或近交群体与原种间的差异。判别分析表明,近交10代与自然种群间的差异较大,用5个性状就可对F10进行100%的判别,而自然种群要用15个性状才能获得比较理想的判别效果。在自然种群中,汉源种群与灌县种群差异最小,这可能与其水系关系,种群数量等有关。研究还表明,框架测量数据与传统可量性状对种群的判别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因此,用形态学的主法对鱼类种群进行鉴别时,应尽量采用各类不同性质和来源的性状,兼顾在总体上和在单项指标上探讨种群间的差异。第四部分“稀有鮈鲫的遗传多样性”,用RAPD技术对稀有鮈鲫3个自然种群、近交第10代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间的差异进行研究。在用34个引物扩增出的226个座位上,汉源种群在224个座位上有扩增,其中多态座位50%,灌县、彭县种群在225个座位上有扩增,其中多态座位分别占48.89%和45.78%;近交10代只在201个座位上有有扩增,且多态座位仅6.47%。遗传相似率(共有条带率)和香农多样性指数计算表明,自然种群内个体间平均相似率界于90.043%-91.134%之间,而F10个体间的平均相似率为99.622%;自然种群的多样性指数为0.2911-0.3235,F10仅0.03774。因此,自然种群保持了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而F10的遗传多样性则很低。在自然种群中,汉源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最丰富,灌县种群次之,彭县种群最低,这可能与其种群数量大小有关。近交10代具有很低的遗传多样性说明近交对稀有鮈鲫的遗传纯化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RAPD技术能从多态座位比例、遗传相似率、多样性指数等方面反映近交群体的低多样性及其与原种的差异,因而可作为鱼类近交系鉴别和鉴定的方法之一。研究还表明,虽然未发现可作为鉴别种群的分子遗传标记,但自然种群间在11-19个座位上的表型频率有统计意义上的差异,表明自然种群间在遗传结构上存在差异。多样性指数分析则表明,自然种群遗传多样性的91.33来自种群内,而8.67来自于种群间。在对RAPD技术的重复性、结果统计方法进行探讨后,作者认为该技术对种下遗传分析是十分有效的。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0-11-16
页码134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ihb.ac.cn/handle/342005/12518]  
专题水生生物研究所_中科院水生所知识产出(2009年前)_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剑伟. 稀有鮈鲫的饲养管理、形态特征及遗传多样性[D].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1998.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