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云南抚仙湖外来黄颡鱼的种群生物学与入侵风险预测; Population biology of an alien Pelteobagrus fulvidraco and invasive risk forecasting in Lake Fuxian, Yunnan
作者李秀启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08-05-12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授予地点水生生物研究所
导师陈毅峰
关键词外来鱼类 黄颡鱼 年龄 生长 繁殖 种群动态 生物入侵 生活史特征 生态位 风险预测 抚仙湖
其他题名Population biology of an alien Pelteobagrus fulvidraco and invasive risk forecasting in Lake Fuxian, Yunnan
中文摘要抚仙湖(102°49′-102°57′E,24°21′-24°38′N)是云南高原湖群中一个深水湖泊,2002-2005年期间渔获物统计表明该湖现有鱼类42种,隶属8目18科36属,其中土著鱼类18种,外来鱼类24种。本研究以抚仙湖外来鱼类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为研究对象,对黄颡鱼种群的年龄、生长、繁殖和死亡等生活史特征进行了研究;抚仙湖作为一个外来鱼类入侵的基本地理单元,其鱼类区系和群落结构具有地域代表性,通过对比外来鱼类入侵成功和失败的生活史特征,探讨了外来鱼类成功入侵的一般生活史策略。依据入侵性相关因子建立外来鱼类入侵抚仙湖的风险评估体系,以期对高原水体的外来鱼类入侵预测和防范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以脊椎骨作为黄颡鱼年龄鉴定材料,抚仙湖种群分别由雌性0+-5+龄6个龄组和雄性0+-7+龄8个龄组组成,渔获物中群体优势年龄组为3+-4+龄;拟合的Von Bertalanffy生长参数为雄性L∞=294.68 mm,k=0.2476 year-1,t0=-0.0298 year,W∞=209.93 g;雌性L∞=257.13 mm,k=0.2219 year-1,t0=-0.3329 year,W∞=184.45 g;生长特征参数分别为φ=4.3324(♂)和φ=4.1665(♀)。雄鱼体重生长的拐点年龄为3.1龄时,重60.98 g;雌鱼为3.6龄,重54.47 g。繁殖群体的性比为1:2.55,性成熟年龄为2+龄,绝对繁殖力为431-7169粒,卵母细胞分批同步发育,繁殖时间为5月初至8月末,产卵类型为一次性产卵。与黄颡鱼原分布区种群的生长和繁殖特征相比,抚仙湖种群表现出年龄结构复杂,生长缓慢,个体繁殖力偏低及初次性成熟年龄延迟的特点。 外来种种群增长是一个随机过程。黄颡鱼建群初期受Allee效应和繁殖体压力的影响,入侵过程会出现了一个较长的时滞;在长期种群动态(即续存)过程中统计随机性、环境随机性和Allee效应是可以忽略的,种群数量变动除自然死亡外,捕捞死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估算的群体死亡参数分别为雄性Z=0.99 year-1,M=0.40 year-1;雌性Z=1.22 year-1,M=0.43 year-1,资源开发率(E)为0.57和0.67。雄性群体单位补充量的相对渔获量(Y'/R)的最大值出现在Emax=0.634,Ecur < Emax,雌性群体的Y'/R的最大值出现在Emax=0.719,Ecur < Emax。假定起捕全长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种群近期还将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 对比抚仙湖外来鱼类和土著鱼类在栖息空间,食性和繁殖季节上的重叠程度,不同生态位特征的土著鱼类对外来鱼类入侵的响应是不同的,即抚仙湖特有鱼类和春夏产卵型土著鱼类更容易濒危或灭绝,栖息空间特化或肉食性鱼类濒危程度相对较低。群落中不同功能群的鱼类物种组成和丰度的丧失减弱了群落的入侵抵抗力,群落中的空生态位可能是决定抚仙湖可入侵性的关键性因子。 对在抚仙湖建群成功和失败的18种外来鱼类的14个生物学或生态学特征变量进行聚类和主成分分析,表明成功入侵的鱼类一般具有机会主义对策:小个体、代时短、多次繁殖、繁殖力低、卵径小和性成熟早等生活史特征。同样具有小或中等大小个体,绝对繁殖力较低,较大卵径,繁殖季节延长和具亲体照料行为的均衡对策鱼类更易于在新的栖息地建立种群。对于周期性生活史策略的外来鱼类无法满足生殖洄游所需的水文学条件,尽管重复引种也不能建立自行繁殖的种群。具有地理分布范围广、针对性的渔业引种和具有入侵成功历史的鱼类入侵概率一般都很高。预测高原水体中非土著鱼类均衡对策者由于广泛的环境变化产生的生态位机遇和最小程度的生态位重叠将会更迅速地扩散;快速地衰退的土著鱼类不是机会主义策略的就是周期性策略的鱼类。 针对抚仙湖的外来鱼类,从其生物地理学与养殖历史、生物学或生态学特征、遗传学特征、人类的兴趣和群落特征等方面提出了36个可能是云南高原水体入侵性相关因子的普遍性问题,作为潜在入侵种风险量化预测的指标因子,对引入鱼类的危险性等级评价并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接受、拒绝或需要进一步研究)。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0-11-16
页码152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ihb.ac.cn/handle/342005/12414]  
专题水生生物研究所_中科院水生所知识产出(2009年前)_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秀启. 云南抚仙湖外来黄颡鱼的种群生物学与入侵风险预测, Population biology of an alien Pelteobagrus fulvidraco and invasive risk forecasting in Lake Fuxian, Yunnan[D]. 水生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008.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