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两种鲟鱼补偿生长和投喂策略的研究
作者黄莹
学位类别硕士
答辩日期2009-01-17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授予地点水生生物研究所
导师朱晓鸣
关键词鲟鱼 补偿生长 投喂策略 饥饿 投喂水平波动 饲料蛋白水平波动 氮排放 经济效益
其他题名Study on the Compensatory Growth for Two Kinds of Sturgeon
中文摘要本文通过四个实验研究了在饥饿后恢复摄食、不同饲料水平和不同蛋白水平交替投喂对两种鲟鱼(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杂交鲟Acipenser ruthenus ♂ × A. baeri ♀)生长、饲料利用和免疫力的影响,了解鲟鱼实现补偿生长的生理生态学机制,从而找出适合鲟鱼的养殖模式和投喂策略,以降低饲料成本和废物排放。实验一、二分别探讨了在不同温度下饥饿后恢复投喂对西伯利亚鲟的生长和品质的影响。实验三分别以2d、5d、10d为交替周期,采用饥饿或2%BW投喂水平和饱食交替投喂,探讨不同的投喂策略对杂交鲟生长和品质的影响。实验四分别以2d、5d、10d为交替周期,采用低蛋白饲料和适宜蛋白饲料交替投喂,探讨不同的投喂策略对杂交鲟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 实验一结果表明,高温条件下(29±1℃),在饥饿结束时各饥饿组西伯利亚鲟体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C组)(P < 0.05),而在恢复摄食3周后,饥饿6d组(S6组)和饥饿12d组(S12组)体重均能赶上对照组(C组)(P﹥0.05),而饥饿18d组(S18组)体重仍显著低于对照(P < 0.05)。在恢复摄食1周后,饥饿6d组(S6组)特定生长率和摄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饥饿12d组(S12组)饲料效率显著高于对照(P < 0.05)。饥饿6d的西伯利亚鲟通过提高摄食率实现补偿生长,而饥饿12d的西伯利亚鲟是通过提高饲料效率来实现补偿生长。 2) 各饥饿组鱼体蛋白质含量(占湿重)和干物质含量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饥饿过程中,脂肪含量和肝脏肝糖原含量下降的同时,各饥饿组的灰分含量上升,但仅S18组与对照差异显著(P < 0.05),其它各组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在饥饿结束时,S6和S12鱼体能量和脂瘦肉比均低于对照但无显著差异(P﹥0.05),S18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在恢复摄食1周后,饥饿组脂肪、肌糖原含量、肝糖原含量、灰分能量以及脂瘦肉比等均恢复到正常水平(P﹥0.05)。 3) 实验二结果表明,在适宜温度下(18±2℃),饥饿结束时各饥饿组体重均 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而在恢复摄食3周后,饥饿6d组(S6组)和饥 饿12d组(S12组)体重均能赶上对照组(C组)(P ﹥0.05),饥饿18d组(S18组)体重显著低于对照(P < 0.05)。在恢复摄食1周后,各饥饿组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各饥饿组间的特定生长率也存在显著差异(P < 0.05), 以饥饿18天组最高。S6组和S12组摄食率在恢复摄食第1周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从第2周开始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S18组摄食率在恢复摄食1周时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在恢复摄食的第2周显著高于对照(P < 0.05),在恢复摄食3周后恢复到正常水平(P﹥0.05)。各饥饿组饲料效率在恢复摄食1周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而后恢复到正常水平(P﹥0.05),说明在适宜温度下饥饿6d和饥饿12d的西伯利亚鲟幼鱼是通过提高饲料效率来实现补偿生长的,饥饿18d西伯利亚鲟实现补偿生长是饲料效率提高和食欲增强这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4) 各饥饿组在饥饿结束时,鱼体空壳除蛋白、干物质无显著变化外(P﹥0.05) 脂肪、能量、肝糖原、溶菌酶等指标都低于对照,而恢复摄食后可以恢复到正常水平(P﹥0.05)。在饥饿结束和恢复摄食一周后,各饥饿组肌肉弹性、硬度、黏聚性、咀嚼性等物理性状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 5) 实验三结果表明,在实验结束时,R2组(2d限食2%BW饲料+2d饱食 交替组)和R5组(5d限食2%BW饲料+5d饱食 交替组)杂交鲟体重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其它各组的终末体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在第1阶段(0-20d),各饥饿交替组和限食交替组其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对照(P <0.05),到第3阶段(40-60d),R5(5d限食2%BW饲料+5d饱食 交替组)和R10组(10d限食2%BW饲料+10d饱食 交替组)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对照(P < 0.05)。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各限食交替组总特定生长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各饥饿交替组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R5组(5d限食2%BW饲料+5d饱食 交替组)总饲料效率显著高于对照(P < 0.05),其它各限食交替组总饲料效率均高于对照但无显著差异(P﹥0.05);各交替组总摄食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 6) 实验结束时,各饥饿交替组和限食交替组的杂交鲟鱼体蛋白、水分、灰分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鱼体脂肪和能量含量除S5组(5d饥饿+5d饱食 交替组)显著低于对照外(P < 0.05),其它各组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除R2组(2d限饲2%BW+2d饱食 交替组)外其它各组内脏脂肪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P < 0.05),说明采用R5组(5d限食2%BW饲料+5d饱食 交替组)这种投喂在可以在不影响杂交鲟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鱼体内脏脂肪积累;各交替组杂交鲟血清SOD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 7) S5组(5d饥饿+5d饱食 交替组)氮贮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其它 各组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采用“限食2%BW饲料+饱食”交替投喂策略可节约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且在生产每吨鱼时氮排放量均低于对照组,而采用饥饿交替策略的各组其饲料成本均高于对照而经济效益低于对照组。 8) 实验四结果表明,实验结束时L5组(5d投喂32.3%蛋白水平饲料+5d投喂42.9%蛋白水平饲料 交替组)和L10组(10d投喂32.3%蛋白水平饲料+10d投喂42.9%蛋白水平饲料 交替组)杂交鲟体重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L2组(2d投喂32.3%蛋白水平饲料+2d投喂42.9%蛋白水平饲料 交替组)体重显著低于对照(P < 0.05)。在第1阶段(0-20d),L5组(5d投喂32.3%蛋白水平饲料+5d投喂42.9%蛋白水平饲料 交替组)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从第2阶段(20-40d)开始各交替组特定生长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在整个实验过程组各交替组摄食率及饲料效率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 9)实验结束时,各交替组杂交鲟鱼体蛋白、脂肪、能量、灰分、水分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L2组(2d投喂32.3%蛋白水平饲料+2d投喂42.9%蛋白水平饲料 交替组)和L5组(5d投喂32.3%蛋白水平饲料+5d投喂42.9%蛋白水平饲料 交替组)杂交鲟内脏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各交替组杂交鲟血清SOD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 10)采用“5d投喂32.3%蛋白水平饲料+5d投喂42.9%蛋白水平饲料”和“10d 投喂32.3%蛋白水平饲料+10d投喂42.9%蛋白水平饲料”这种交替投喂策略可以在不影响生长的情况下节约饲料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特别是“5d投喂32.3%蛋白水平饲料+5d投喂42.9%蛋白水平饲料”这种投喂策略更可以减少内脏脂肪水平,提高鱼体品质。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0-11-16
页码74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ihb.ac.cn/handle/342005/12324]  
专题水生生物研究所_中科院水生所知识产出(2009年前)_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黄莹. 两种鲟鱼补偿生长和投喂策略的研究[D]. 水生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009.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