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云南高原湖泊外来鱼类和土著鱼类生理生态学的比较研究; Comparative studies on the physiological ecology of exotic and native fishes in lakes of the Yunnan Plateau
作者贾艳菊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05-06-29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授予地点水生生物研究所
导师陈毅峰
关键词外来鱼类 土著鱼类 生理生态 生物入侵 湖泊 云南高原
其他题名Comparative studies on the physiological ecology of exotic and native fishes in lakes of the Yunnan Plateau
中文摘要本实验以抚仙湖外来鱼类Hemiculter leucisculus与土著鱼类鱇鱼良白鱼、星云湖外来鱼类鲤与土著鱼类大头鲤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比较了这四种鱼类的生长特性、对富营养化的适应能力和营养物质的利用特点。实验的结果和结论如下:   1.Hemiculter leucisculus的特定生长率和鱇鱼良白鱼没有显著差异,但饵料利用能力低于鱇鱼良白鱼;与对照组相比,中、高营养状态水体中Hemiculter leucisculus的特定生长率、摄食率、饵料转化效率、蛋白贮积率和能量贮积率的增加率均低于鱇鱼良白鱼,或者降低率高于鱇鱼良白鱼。实验结果表明水体的高营养状态对Hemiculter leucisculus的生长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较大,在生长特性方面,Hemiculter leucisculus对水体富营养化的适应能力低于鱇鱼良白鱼。   2.Hemiculter leucisculus对水霉病的抵抗能力高于鱇鱼良白鱼,水体的较高营养状态可以降低鱇鱼良白鱼抗水霉病的能力;由此揭示在抗水霉病能力方面,Hemiculter leucisculus对富营养化的适应能力高于鱇鱼良白鱼。   3.随着水体营养状态的提高,Hemiculter leucisculus和鱇鱼良白鱼肝脏中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和乳酸脱氢酶活性均逐渐降低;与对照组相比,高营养状态水体组Hemiculter leucisculus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和乳酸脱氢酶活性的降低率均高于鱇鱼良白鱼。实验结果说明富营养化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Hemiculter leucisculus和鱇鱼良白鱼的肝脏功能;在肝功能方面,Hemiculter leucisculus对水体富营养化的适应能力低于鱇鱼良白鱼。   4.鲤的生长速度高于大头鲤;鲤的氮收支和能量收支模式不同于大头鲤,鲤生长氮分配率、蛋白质表观生物学效价、生长能分配率和能量的生长效率均高于大头鲤;二者在氮收支和能量收支上的差异表明,鲤对饵料蛋白和能量的利用能力高于大头鲤。 5.鲤和大头鲤在生长速度和饵料利用能力上的差异受到温度的影响,在低温水体中差异幅度较大;实验揭示低温对大头鲤的摄食、生长和饵料利用能力的负面影响较大,鲤比大头鲤更适应低温。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0-11-16
页码142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ihb.ac.cn/handle/342005/11934]  
专题水生生物研究所_中科院水生所知识产出(2009年前)_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贾艳菊. 云南高原湖泊外来鱼类和土著鱼类生理生态学的比较研究, Comparative studies on the physiological ecology of exotic and native fishes in lakes of the Yunnan Plateau[D]. 水生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005.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