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茯苓多糖PCP-Ⅰ和PCP-Ⅱ作为疫苗佐剂的免疫原性
李海霞; 刘坤璐; 李文斐; 贾培媛; 于卫立; 武军华; 胡涛; 王玉霞; 单俊杰; 孙国辉
刊名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17
卷号31期号:03页码:255-261
关键词茯苓多糖 佐剂 抗体
英文摘要

目的研究茯苓多糖(PCP)中PCP-Ⅰ和PCP-Ⅱ作为疫苗佐剂的免疫原性。方法 1采用钥孔戚血蓝蛋白(KLH)和牛血清白蛋白(BSA)为载体蛋白分别与PCP-Ⅰ或PCP-Ⅱ连接制备免疫抗原KLHPCP-Ⅰ和KLH-PCP-Ⅱ及筛选抗原BSA-PCP-Ⅰ和BSA-PCP-Ⅱ。KLH-PCP-Ⅰ和KLH-PCP-Ⅱ分别与弗氏佐剂联用id免疫家兔2次,ELISA检测家兔血清中抗多糖抗体。2PCP-Ⅰ或PCP-Ⅱ单独im免疫小鼠2次,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抗多糖抗体。3PCP-Ⅰ或PCP-Ⅱ为佐剂分别配伍重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 Ag)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灭活疫苗(PRRSV)im或sc免疫小鼠2次,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抗多糖抗体。结果1KLH-PCP-Ⅰ或KLH-PCP-Ⅱ与弗氏佐剂联用免疫2次,可产生抗KLH和抗多糖抗体。2PCP-Ⅰ或PCP-Ⅱ单独im免疫小鼠2次,检测出低水平Ig M抗体,未检测出IgG抗体。3HBs Ag或PRRSV抗原联用PCP-Ⅰ或PCP-Ⅱ免疫小鼠2次,未检出抗多糖IgG抗体。结论 PCP-Ⅰ和PCP-Ⅱ本身免疫原性较弱,作为疫苗佐剂可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pe.ac.cn/handle/122111/25267]  
专题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作者单位1.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2.广西医科大学药学院
3.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航医系
4.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5.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消化科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海霞,刘坤璐,李文斐,等. 茯苓多糖PCP-Ⅰ和PCP-Ⅱ作为疫苗佐剂的免疫原性[J].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7,31(03):255-261.
APA 李海霞.,刘坤璐.,李文斐.,贾培媛.,于卫立.,...&孙国辉.(2017).茯苓多糖PCP-Ⅰ和PCP-Ⅱ作为疫苗佐剂的免疫原性.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31(03),255-261.
MLA 李海霞,et al."茯苓多糖PCP-Ⅰ和PCP-Ⅱ作为疫苗佐剂的免疫原性".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31.03(2017):255-261.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