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鳜为主的凶猛鱼类在扁担塘渔业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
张堂林 ; 李钟杰 ; 曹文宣
2009
会议名称-
会议日期-
会议地点-
中文摘要扁担塘是湖北省大冶市境内保安湖的一个湖区,面积333.3hm~2(折合5000亩),20世纪60年代末通过石堤与保安湖主体湖区隔离,形成相对独立的水体。扁担塘己形成以鳜增殖和河蟹放养为主要特色的优质高效渔业模式。1991~1996年,研究过该湖的鱼类资源及渔业利用问题。2002年至2004年,又对该湖的鱼类组成、小型鱼类与凶猛鱼类资源、渔业利用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旨在探讨鳜种群增殖对小型鱼类群落结构和凶猛鱼类资源的影响,为评估鳜放养渔业的生态学效应积累基础资料。扁担塘现查明鱼类45种,分别隶属于14科36属。小型鱼类种类多,占鱼类种数的68.9%。从网簖渔获物看,2003年春采到的小型鱼类有28种,物种多样性指数为2.13,与1994年春的调查结果非常接近,而且优势类群没有变动,但是两次调查的小型鱼类组成存在显著的差异(x2=73.8,P<0.0001),这种差异主要源于麦穗鱼(x2=7.3)和(x2=30.6)的相对丰度有较大的增加。小型鱼类密度为36.6ind/10m2,其中小黄黝鱼9.91ind/10m2,鲫5.54ind/10m2,子陵吻鰕虎鱼4.42ind/10m2,4.3lind/10m2。与1995年秋相比,小黄黝鱼和子陵吻鰕虎鱼的密度分别减少了12.59和5.3lind/10m2,麦穗鱼减少0.71ind/10m2,鲫和分别增加4.23和1.69ind/10m2。扁担塘不仅小型鱼类种类多,丰度高,而且虾类资源也十分丰富(生物量为3.97g/m2,折合亩生物量2.65kg),为发展以鳜为主的凶猛鱼类增殖渔业提供了良好的饵料基础。扁担塘主要的凶猛鱼类为鳜、乌鳢、翘嘴鱼白、达氏夤白、红鳍原鱼白和黄颡鱼。2001~2003年,鳜年均产量10.8kg/hm2(折合亩产0.72kg),乌鳢2.1kg/hm2(折合亩产0.14kg),隹白类3.6kg/hm2(折合亩产0.24kg),黄颡鱼3.2kg/hm2 (折合亩产0.21kg)。鳜和乌鳢的产量分别显著高于1991~1996年同类鱼的产量(P<0.05),其中,鳜年均鱼产量增加了44.6%。鱼白类和黄颡鱼虽高于1991~1996年同类鱼的产量,但没有统计上的显著差异(P>0.05)。而且,2001~2003年的凶猛鱼类产量构成(鳜占55.7%,乌鳢占10.8%,鲌类占17.9%,黄颡鱼占15.6%)与1991~1996年凶猛鱼类的构成没有显著差异(x2=6.3,P=0.097)。这意味着凶猛鱼类组成相对稳定;同时也表明了当前鳜种群增强没有对其它凶猛鱼类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扁担塘凶猛鱼类对小型鱼类资源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若以2001~2003年凶猛鱼类年均产量6544kg,平均饵料系数为3.5计算(考虑了虾类在食物中的作用),则凶猛鱼类每年可消耗小型鱼类约22.9t,其中鳜消耗16.7t,占总消耗量的73%。2001~2003年,扁担塘渔业产值变化于88~124万元(折合亩产值176~248元),其中河蟹产值所占的比例变化于58.8%~78.8%,鳜为8.4%~12.9%,其它凶猛鱼类为2.7%~6.096。除2003年外,鳜在总渔业产值中所占的比例均高于常规鱼类的;在鱼产值中,鳜所占的比例波动在30.7%~44.6%,所有凶猛鱼类所占的比例变化于45.7%~58.2%。这些数据表明以鳜为主的凶猛鱼类在扁担塘渔业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扁担塘渔业实践表明:鳜及其它凶猛鱼类种群的恢复与增殖,有利于优化湖泊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使系统内的更多能量流向名贵水产品的生产过程。同时,对于调节小型鱼类丰度,维系种间平衡,保持生态系统结构完整性,防止鱼类小型化现象的发生均具有重要作用。
会议录2007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暨水产微生态调控技术论坛论文摘要汇编
内容类型会议论文
源URL[http://ir.ihb.ac.cn/handle/342005/14556]  
专题水生生物研究所_中科院水生所知识产出(2009年前)_会议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堂林,李钟杰,曹文宣. 以鳜为主的凶猛鱼类在扁担塘渔业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C]. 见:-. -. -.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