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辐射环境下的微纳米器件可靠性变化机理与试验方法研究
作者周航
答辩日期2017-05-27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余学峰
关键词Cmos 热载流子 辐射效应 重离子辐照 Tddb
学位专业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英文摘要

在空间应用中,小尺寸MOS器件面临着空间辐射环境与常规可靠性双重挑战。国内外对考虑空间辐射因素的微纳米器件可靠性研究,由于辐射损伤与常规可靠性共同作用于器件的复杂性,辐射与可靠型的相互作用机理还不清楚,目前工作主要集中在器件宏观电参数的测试与分析;对空间辐射效应、常规可靠性试验与评估都相互独立进行,没有考虑这种单一作用机制的判定标准有可能会造成对器件可靠性的乐观估计;更重要的是,辐射环境下的器件可靠性问题已经超出现行常规可靠性试验标准的约束条件,对星用器件常规可靠性评估方面,还存在着现行方法适用性的问题。针对辐照环境下微纳米器件可靠性存在的问题,我们选取了多个工艺节点的MOS器件为研究对象,对辐照环境下的微纳米器件常规可靠性试验方法、新的失效机理开展了比较全面与系统的研究。总剂量辐射环境下的微纳米器件可靠性变化机理方面,研究在器件尺寸、结构、工艺三个方向维度上展开:尺寸上,我们对微米、深亚微米与纳米三个工艺节点进行了机理上的分析;结构上,我们比较了长沟与短沟器件;工艺上,研究对象有加固与非加固器件。这些研究使得我们不仅获得了微纳米器件随着工艺进步的辐照环境下的可靠性变化趋势,而且获得了与沟道宽长比以及特殊工艺相关的影响机制。三个工艺节点的研究结果同时表明辐射会影响随后的热载流子可靠性,即使采用了LDD工艺抑制热载流子效应的商用器件在辐照后都表现出明显的热载流子损伤增强现象,比较明显的热载流子效应被重新激活,H栅的采用可以有效避免STI带来的损伤增强效应。此外,器件的泄露电流不仅仅由单一可靠性影响因子决定,沟道与栅极泄露电流的变化往往是二者共同作用下的结果。总剂量辐射环境下的微纳米器件可靠性新的试验方法方面,本文把总剂量效应导致的器件内部电场变化与微观参数变化考虑在内,是已有标准的扩展与补充,解决了在辐射环境热载流子试验的最劣偏置问题、泄露电流来源的问题以及如何避免产生新的失效机理问题,这些问题的考虑与解决使得新方法不局限于器件特定使用环境与工作状态。此外,区别于以往的单粒子效应研究,即单粒子翻转、单粒子瞬态、单粒子烧毁等易于观测到的电路或者器件辐射效应,我们还进行了重离子辐照后的深亚微米器件栅氧化层可靠性研究。结合重离子加速器束流大小,文中使用了较大栅氧面积的SOI工艺MIS电容作为试验器件,这使得我们在有限的辐照机时下取得了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简单可以表述为:重离子辐照对栅氧化层造成的潜在损伤大大降低了栅氧化层的TDDB寿命,这可能在器件使用过程中造成灾难性的影响,其次,不同工作状态下的器件损伤情况不同,我们提出了两种可能的损伤机理:位移能损造成的结构改变与电离能损引发的热电子碰撞损伤。综上所述,小尺寸MOS器件以其优良的抗辐射特性与集成度等特点成为了航天元器件的主流之一,然而辐射环境下的器件可靠性成为了制约其实际应用的潜在问题,本文对辐照环境下的微纳米器件可靠性方法与机理研究,使得对辐照环境下的器件可靠性变化有进一步的了解,对器件设计者提供有益参考,对航空电子系统长期可靠性提供风险预估。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xjipc.cas.cn/handle/365002/4965]  
专题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_材料物理与化学研究室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周航. 辐射环境下的微纳米器件可靠性变化机理与试验方法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