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空间情境模型中以观察者为中心的空间关系表征
作者牟炜民
答辩日期1998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导师张侃
关键词空间情境表征 观察者为中心 空间关系 方位效应 相对位置效应
英文摘要通过语言理解,人们可以建立并更新语言描述的主角与周围物体的距离表征和关系表征。Franklin和Tversky(1990)用物体搜索范式研究了在空间情境模型中,以观察者为中心的结构中的空间关系表征的特点,发现了物体搜索过程中的方位效应,并提出方位效应是空间关系表征的结构特征的反映。但是,Franklin的实验没有控制注意点的位置,而注意点的位置又会影响到知觉空间中物体搜索过程的反应时模式(Hintzman,1981)。所以,在空间情境模型中,以观察者为中心的物体搜索过程的反应时模式有哪些效应,它们所反映的内在空间关系表征的结构有哪些特点,这些问题均有待重新探讨。本文以Franklin的物体搜索范式为基础,用八个相关实验发现了影响物体搜索过程的反应时模式中的方位效应和相对位置效应,提出了这两种效应所反映出的空间关系表征的种类和性质,分析了产生这两种效应的原因,进而提示了空间知识表征的组织结构性质对各种空间关系表征性质的影响。实验一、二、三发现并证实了影响物体搜索过程反应时模式的方位效应和相对位置效应,以及这两种效应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物体搜索任务中,存在方位效就(前<后<左=右)和相对位置效应(注意点<注意点对面<注意点左侧=注意点右侧),这两个效应没有交互作用;方位效应与以观察者为中心的空间关系表征中的物体-身体关系表征对应;相对位置效应和物体-物体关系表征对应。说明:在空间情境模型中,以观察者为中心的空间关系表征中包含物体-身体空间关系和物体-物体空间关系;这两种空间关系相互独立存在。实验四、五、六考查了产生方位效应的原因。结果发现:在没有相对位置效应的条件下,以方位名词为探测词的物体搜索任务中方位效应存在,而以方位箭头为探测词的物体搜索任务中方位效应的反应时模式变为左=右=前<后。说明:物体-身体空间关系的知觉表征与物体-身体空间关系的概念表征的转换是产生方位效应的原因;物体-身体空间关系的知觉表征与物体-身体空间关系的概念表征是通过观察者为中心的参照系联系的;观察者对四个方向物体的表征清晰度是不同的,后方物体的清晰度比其它方位物体差。实验七考查了产生相对位置效应产生的时间特性。结果发现:相对位置效应发生在通过人-物空间关系的计算得出目标位置之后,对目标物体的判别阶段;它独立于物体搜索任务中人-物关系的计算过程。实验八考察了产生相对位置效应的原因。结果发现:当物体放置在身体的四个角时,相对位置效应的模式变为注意点<注意点左侧=注意点右侧<注意点对面。说明:空间心理表征中的组织结构特性是产生相对位置效就的原因:物体-物体空间关系的强弱,受空间心理表征中的组织结构特性的影响。当物体不放置在空间心理表征的组织轴时,物体间的关系不再有组织轴效应,而由物体间的几何距离决定。本研究证明,在物体搜索任务中,存在方位效应和相对位置效应,这两个效应相互独立存在;物体-身体空间关系的知觉表征与物体-身体空间关系的概念表征的转换是产生物体搜索任务中方位效应的原因;空间心理表征中的组织结构特性是产生物体搜索任务中相对位置效应的原因。表明了空间心理表征中的组织结构特性决定了空间关系表征的特点。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1-06-23
页码85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psych.ac.cn/handle/311026/4831]  
专题心理研究所_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回溯数据库(1956-2010)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牟炜民. 空间情境模型中以观察者为中心的空间关系表征[D].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1998.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