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唤名诱发的自我信息加工的神经机制以及临床应用
作者秦鹏民
答辩日期2008-04-09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授予地点心理研究所
导师翁旭初
关键词自我 自己名字 fMRI ERP 严重意识损伤病人
英文摘要‘自我’最近成为神经科学家的研究热点。他们试图找到自我相关信息的神经基础,但并没有发现可区分‘自我’和‘他人’的脑区。本研究采用具有自我确认功能的‘自己名字’作为刺激,试图找到这样的脑区并观察这些脑区与严重意识损伤病人(植物病人和微意识病人)的诊断和预后的关系。本研究包含三组实验:唤名诱发的自我信息加工的神经机制;唤名诱发的严重意识障碍病人的脑活动;唤名诱发与纯音诱发的失匹配负波(MMN)的比较。 结果: 扣带前回尾部(cACC)与辅助运动区(SMA)只参与自我信息的加工,扣带前回前部(aACC)与扣带后回(PCC)既参与自我信息也参与朋友信息加工,内侧前额叶(MPFC)和扣带后回后部(pPCC)只参与朋友信息的加工。 11名严重意识损伤病人中,7人出现唤名诱发的中线皮层的激活,三个月后6人恢复意识,无中线皮层激活的病人均无意识恢复。 12名严重意识损伤病人中,7人出现唤名诱发的MMN,三个月后6人恢复意识;未出现唤名诱发的MMN的5名病人,均无意识恢复。 结论: cACC对‘自我’的产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形成了以cACC为中心的自我信息加工模型。cACC/SMA的活动与严重意识损伤病人的意识状态显著相关。唤名诱发的MMN对意识恢复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1-06-23
页码60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psych.ac.cn/handle/311026/4647]  
专题心理研究所_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回溯数据库(1956-2010)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秦鹏民. 唤名诱发的自我信息加工的神经机制以及临床应用[D]. 心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2008.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