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斜鲽(Plagiopsetta glossa)线粒体基因组特征及重排机制研究
董江星; 时伟; 孔晓瑜; 陈世喜
刊名热带海洋学报
2018
卷号37期号:01页码:1-11
关键词鲽形目 冠鲽科 线粒体基因组 基因重排 分子进化
通讯作者董江星
中文摘要冠鲽科(Samaridae)隶属于鲽形目(Pleuronectiformes),包含冠鲽属(Samaris)、沙鲽属(Samariscus)和斜鲽属(Plagiopsetta)。目前研究表明,冠鲽(Samaris cristatus)和满月沙鲽(Samariscus latus)的线粒体基因组结构都有重排,并且两者的基因数量也有差别。为检测斜鲽属鱼类中是否也有不同的特征结构,我们选用褐斜鲽(Plagiopsetta glossa)作为代表种进行斜鲽属鱼类线粒体基因组特征分析,同时与冠鲽属及沙鲽属鱼类的线粒体基因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显示,褐斜鲽的线粒体基因组全长为18723bp,包括39个基因:13个蛋白基因、24个t RNA基因、2个r RNA基因、2个控制区、1个轻链复制起点和比典型基因组多的13个间隔子。和经典鱼类的线粒体基因组相比,褐斜鲽和满月沙鲽都多了t RNA-Cys和t RNA-Tyr两个t RNA,冠鲽只多了t RNA-Cys,且3个种类都多了一个控制区,但褐斜鲽与满月沙鲽的基因排列顺序相同。褐斜鲽线粒体基因的重排导致不同位置的6个t RNA形成了六连体基因簇"t RNA-Cys1-Tyr1-Ser1-Lys-Arg-Ser2","ND5-ND6-Glu-Cytb-Thr"则位于六连体之后,但这11个基因相对的排序没有发生变化。采用双复制随机丢失模型(double replications and random loss,DRRL)对褐斜鲽基因的重排现象进行分析,认为该鱼类基因数量、排列顺序以及比典型基因组多13个间隔子等特征为该模型提供了新的依据。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scsio.ac.cn/handle/344004/17282]  
专题南海海洋研究所_中科院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董江星,时伟,孔晓瑜,等. 褐斜鲽(Plagiopsetta glossa)线粒体基因组特征及重排机制研究[J]. 热带海洋学报,2018,37(01):1-11.
APA 董江星,时伟,孔晓瑜,&陈世喜.(2018).褐斜鲽(Plagiopsetta glossa)线粒体基因组特征及重排机制研究.热带海洋学报,37(01),1-11.
MLA 董江星,et al."褐斜鲽(Plagiopsetta glossa)线粒体基因组特征及重排机制研究".热带海洋学报 37.01(2018):1-11.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