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瓦状满江红中生物标志物组成及其对沉积物中有机质来源的可能指示
茅晟懿; 朱小畏; 吴能友; 贾国东; 孙永革; 管红香; 邬黛黛
刊名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7
卷号47期号:02页码:233-244
关键词覆瓦状满江红 长链烷基二醇 长链烷基三醇 羟基酸 南海沉积物
英文摘要本次研究主要对覆瓦状满江红中长链烷基二醇、三醇、一元异构醇和羟基酸等含羟基类化合物组成分布进行探讨,结合对比蕨状满江红、小叶满江红和南海沉积物中醇类有机质组成,以期探索满江红对南海沉积物中二醇和三醇生物来源的可能指示.3种满江红中均检出了大量中间羟基位于ω20键位的二醇、一元羟基酸和一元异构醇,其中1,ω20-二醇和ω20-羟基酸呈强偶奇优势分布,而ω20-异构醇呈强奇偶优势分布;除此之外,还检出了少量中间羟基位于9,10/或ω9,ω10键位的二醇、三醇和二元羟基酸,均以以C_(29)链长为主.满江红中相似结构的系列物反映了相同的生物合成途径:偶奇优势分布的ω20-羟基酸通过脱羧基形成奇偶优势分布的ω20-异构醇,通过酰基还原形成偶奇优势分布的1,ω20-二醇;ω9,ω10-羟基酸通过酰基还原形成1,20,21(1,ω9,ω10)-三醇,然后加氢脱水形成9,10-二醇.覆瓦状满江红中醇类有机质组成分布特征表明不是南海沉积物中1,13/1,14/1,15-C_(28,30,32)二醇和1,3,4-C_(27-29)三醇的生物来源,某种海洋硅藻可能是近海沉积物中1,14-C_(28,30)二醇的母质来源,对于南海沉积物中二醇和三醇的生物来源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
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303067,41103043和41273022);;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编号:KGZD-EW-301);; 中国石油-中国科学院科技合作项目(编号:2015A-4813)资助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scsio.ac.cn/handle/344004/17246]  
专题南海海洋研究所_中科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
通讯作者茅晟懿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茅晟懿,朱小畏,吴能友,等. 覆瓦状满江红中生物标志物组成及其对沉积物中有机质来源的可能指示[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7,47(02):233-244.
APA 茅晟懿.,朱小畏.,吴能友.,贾国东.,孙永革.,...&邬黛黛.(2017).覆瓦状满江红中生物标志物组成及其对沉积物中有机质来源的可能指示.中国科学:地球科学,47(02),233-244.
MLA 茅晟懿,et al."覆瓦状满江红中生物标志物组成及其对沉积物中有机质来源的可能指示".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47.02(2017):233-244.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