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植物保护研究所  > 农业昆虫研究室
天敌昆虫在诱集植物上的多样性及对温室蚜虫的防治作用
吴圣勇1; 徐丽荣2; 李宁2; 王登杰3; 雷仲仁1
刊名中国农业科学
2016
卷号49期号:15页码:2955-2964
关键词诱集植物 天敌昆虫 冗余分析 储蓄植物系统 释放应用 蚜虫
ISSN号0578-1752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6.15.010
其他题名Natural Enemy Diversity on Trapping Crops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Control of Aphids in Greenhouse Cucumber
英文摘要【目的】针对天敌昆虫的保护和利用,通过混合种植不同诱集植物,分析天敌昆虫的多样性特征及与其影响因子间的关系;通过筛选和贮存诱集植物上的优势天敌,并构建储蓄植物系统,应用于温室黄瓜中,评价其对目标害虫蚜虫的防治效果。【方法】2012、2013和2015年分别在河北廊坊和湖北黄冈两试验基地混合种植5种诱集植物:玉米、紫花苜蓿、向日葵、小麦和大豆。通过调查天敌昆虫类群,计算2012和2015年的天敌群落特征参数,并用冗余分析法(redundancy analysis,RDA)分析天敌群落结构与诱集植物种类、调查时间和植物花期的关系;2013年通过收集并贮存诱集植物中的优势天敌瓢虫,构建出小麦-麦蚜-瓢虫的储蓄植物系统,并在系统中接种不同密度瓢虫后应用于温室黄瓜中防治蚜虫,比较各瓢虫密度下的储蓄植物系统对蚜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诱集植物上天敌昆虫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集中性指数和Pielou均匀性指数总体上随着调查时间的变化呈现显著差异;通过对天敌的等级划分,蚜茧蜂和龟纹瓢虫为优势类群,二者的个体数量均占所有诱集天敌数量的10%以上;RDA分析结果表明,诱集植物种类、调查时间和植物花期对天敌群落结构均有显著影响,三者总和对2012和2015年天敌多样性信息的总变异可分别解释26.02%和17.20%;2012和2015年的RDA排序图均表明,小花蝽和中华草蛉与植物花期相关性较高;将小麦-麦蚜-瓢虫的储蓄植物系统应用于温室后的第2周,接种200头瓢虫的处理,蚜虫密度显著低于其他处理,防治效果为69.4%。【结论】采用协调天敌诱集和助增策略,通过混合种植不同诱集植物,诱集到了多种自然天敌类群,并将筛选出的优势天敌构建成储蓄植物系统,应用于温室黄瓜中,其中,接种高密度瓢虫的储蓄植物系统对蚜虫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因此,以天敌昆虫诱集、保护、筛选和利用为一体的害虫生物防治思路在实践中具有可行性。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nais.net.cn/handle/2HMLN22E/137902]  
专题植物保护研究所_农业昆虫研究室
作者单位1.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3;
2.湖北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湖北, 黄冈, 438000;
3.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植保植检站, 四川, 达州, 635000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吴圣勇,徐丽荣,李宁,等. 天敌昆虫在诱集植物上的多样性及对温室蚜虫的防治作用[J]. 中国农业科学,2016,49(15):2955-2964.
APA 吴圣勇,徐丽荣,李宁,王登杰,&雷仲仁.(2016).天敌昆虫在诱集植物上的多样性及对温室蚜虫的防治作用.中国农业科学,49(15),2955-2964.
MLA 吴圣勇,et al."天敌昆虫在诱集植物上的多样性及对温室蚜虫的防治作用".中国农业科学 49.15(2016):2955-2964.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