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作物科学研究所  > 栽培生理学系
不同生态区玉米适时晚收增产效果
刘月娥; 谢瑞芝; 张厚宝; 李少昆; 高世菊
刊名中国农业科学
2010
卷号43期号:13页码:2820-2828
关键词玉米 适时晚收 产量 增产
ISSN号0578-1752
其他题名Study on Increasing Rate of Maize Yield After Putting off Harvest Time in Different Ecoregions
英文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生态类型区玉米适时晚收技术的增产效果和适应性,为玉米适时晚收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7年和2 008年分别在中国主要玉米产区(东北、华北和黄淮海地区)的41个试验点,设置推迟7d和14d两个时间收获,分析适时晚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调查数据显示,适时晚收,玉米产量和千粒重显著增加.推迟7d收获,两年各试点的平均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4.20%和4.94%;推迟 14d收获,两年各试点的平均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7.79%和7.92%o玉米晚收增产效果随着纬度的降低而增加(东北地区<华北地区<黄淮海地区),推迟7d收获时,纬度每降低一度,2007年和2008年的增产幅度分别为0.08%-d-l和0.06%~(-1):推迟14d收获时,纬度每降低一度,2007年和2008年的增产幅度分别为0.06%.d~(-1)和0.07%.d~(-1)玉米适时晚收提高了对光温资源的有效利用,推迟7d和14d收获,有效积温分别增加了109.5℃和194.5℃,日照时数分别增加了44.55h和83.38h[结论]玉米适时晚收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但增产幅度随着纬度的降低而增加,适宜的晚收时间与当地生态条件也密切相关
学科主题农业基础科学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nais.net.cn/handle/2HMLN22E/131634]  
专题作物科学研究所_栽培生理学系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国家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北京, 100081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月娥,谢瑞芝,张厚宝,等. 不同生态区玉米适时晚收增产效果[J]. 中国农业科学,2010,43(13):2820-2828.
APA 刘月娥,谢瑞芝,张厚宝,李少昆,&高世菊.(2010).不同生态区玉米适时晚收增产效果.中国农业科学,43(13),2820-2828.
MLA 刘月娥,et al."不同生态区玉米适时晚收增产效果".中国农业科学 43.13(2010):2820-2828.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