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作物科学研究所  > 栽培生理学系
苗期不同滴灌方式对东北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徐杰1; 李从锋1; 孟庆锋1; 葛均筑2; 王璞3; 赵明1
刊名作物学报
2015
卷号41期号:8页码:1279-1286
关键词春旱 滴灌 埋深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ISSN号0496-3490
DOI10.3724/SP.J.1006.2015.01279
其他题名Effects of Different Drip-Irrigation Modes at the Seedling Stage on Yield and Water-Use Efficiency of Spring Maize in Northeast China
英文摘要春旱是东北玉米产量增长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 滴灌可有效缓解其对玉米生产的不利影响, 不同滴灌方式的效果具有差异性。本文以常规雨养玉米为对照(CK), 研究了传统滴灌(采用内嵌迷宫式滴灌管)和新型滴灌(采用自流插入式滴灌管)2种方式与不同埋管深度(0 cm、5 cm和10 cm)对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与对照相比, 滴灌显著增产, 增幅达9.5%~20.1%。传统滴灌不同埋管深度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 而新型滴灌埋深5 cm产量显著高于地表滴灌, 增幅为4.4%。同一埋深不同滴灌方式之间, 新型滴灌埋深5 cm比传统滴灌增产8.8%, 其他埋深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相比, 滴灌处理出苗率提高11.3%, 收获期穗数增加13.3%。新型滴灌埋深5 cm产量高于其他处理的原因是生殖生长期叶面积指数下降慢,显著提高收获期干物质重。与对照相比, 滴灌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提高8.1%~10.9%,其中新型滴灌埋深5 cm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因此, 埋深5 cm新型滴灌是有效提高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灌溉方式。
学科主题农作物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nais.net.cn/handle/2HMLN22E/128685]  
专题作物科学研究所_栽培生理学系
作者单位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北京, 100081;
2.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0;
3.中国农业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北京, 100193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徐杰,李从锋,孟庆锋,等. 苗期不同滴灌方式对东北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作物学报,2015,41(8):1279-1286.
APA 徐杰,李从锋,孟庆锋,葛均筑,王璞,&赵明.(2015).苗期不同滴灌方式对东北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作物学报,41(8),1279-1286.
MLA 徐杰,et al."苗期不同滴灌方式对东北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作物学报 41.8(2015):1279-128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