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作物科学研究所  > 分子生物学系
偃麦草基因组特异重复序列的分离与应用
姚涵; 汤才国; 赵静; 郑琪; 李滨; 郝晨阳; 李振声; 张学勇
刊名中国农业科学
2016-10-10
期号19页码:3683-3693
关键词小麦 偃麦草 特异重复序列 荧光原位杂交 PCR
ISSN号0578-1752
英文摘要【目的】偃麦草(Thinopyrum)是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的多年生野生近缘植物,具有许多可用于小麦品种改良的优异基因。利用基因组特异重复序列可以研究物种的进化关系、绘制染色体指纹图谱及检测外源染色质。克隆十倍体长穗偃麦草(Th.ponticum(Host)Liu and Wang)基因组特异重复序列,可用于鉴定和追踪导入到小麦背景中的偃麦草遗传物质。【方法】通过构建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小片段质粒文库,并对文库进行高密度点杂交(Dot-blot hybridization)筛选,结合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获得偃麦草基因组特异的重复序列,分析其在不同基因组及染色体上的分布特点。利用Repeat Masker在小麦族重复序列数据库(Triticeae repeat sequence database,TREP)及NCBI Gen Bank对特异重复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并设计偃麦草基因组特异重复序列的PCR引物。通过FISH分析和特异PCR引物扩增,对小麦-偃麦草衍生后代进行鉴定和选择。【结果】获得7条偃麦草基因组特异的重复序列。FISH分析表明,其在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和六倍体中间偃麦草所有染色体两臂上均呈弥散型分布,且在不加小麦封阻DNA的情况下,能明确区分八倍体小偃麦中的偃麦草和小麦染色体。将其应用到小麦-偃麦草代换系和易位系的分子细胞学检测中,特异重复序列同样可以在不加封阻的情况下分辨出偃麦草染色体及染色体片段,而且信号相比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更加特异和清晰。基于偃麦草基因组特异重复序列开发了90对引物,通过在中国春、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和八倍体小偃麦中的扩增产物比较分析,筛选出36对(40%)偃麦草基因组特异PCR标记;利用这些特异引物对109份小麦-偃麦草衍生材料进行扫描,发现10对扩增效果较好的特异引物,其检测效率为73.3%—95%。【结论】获得偃麦草基因组特异的重复序列,开发了特异PCR扩增引物,可应用于小麦背景下偃麦草遗传物质的高效检测和跟踪。
分类号S512.1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nais.net.cn/handle/2HMLN22E/129952]  
专题作物科学研究所_分子生物学系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姚涵,汤才国,赵静,等. 偃麦草基因组特异重复序列的分离与应用[J]. 中国农业科学,2016(19):3683-3693.
APA 姚涵.,汤才国.,赵静.,郑琪.,李滨.,...&张学勇.(2016).偃麦草基因组特异重复序列的分离与应用.中国农业科学(19),3683-3693.
MLA 姚涵,et al."偃麦草基因组特异重复序列的分离与应用".中国农业科学 .19(2016):3683-3693.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