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作物科学研究所  > 遗传育种系
中麦175高产高效广适特性解析与育种方法思考
何中虎; 陈新民; 王德森; 张艳; 肖永贵; 李法计; 张勇; 李思敏; 夏先春; 张运宏
刊名中国农业科学
2015
卷号48期号:17页码:3394-3403
关键词小麦品种 中麦175 高产潜力 水肥高效 广泛适应性
ISSN号0578-1752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5.17.007
其他题名Characterization of Wheat Cultivar Zhongmai 175 with High Yielding Potential, High Water and Fertilizer Use Efficiency, and Broad Adaptability
英文摘要解析中麦175的高产潜力、水肥高效特性、优良品质及广泛适应性机理将为培育突破性新品种提供理论指导和实用信息。(1)中麦175穗数容易达到750个/m~2,收获指数高达0.49,穗数多和收获指数高为实现高产潜力奠定基础;矮秆及茎秆弹性好与株型紧凑、叶片小且直立为穗多、不倒伏提供保障。(2)千粒重与株高对水分反应敏感性低,灌浆中后期叶片衰老速度慢,灌浆速度快,这是其水分利用效率高和在旱肥地表现突出的主要原因;中麦175产量的水分敏感指数为0.86,而京冬8号为1.13。(3)氮肥吸收和利用效率皆高,穗粒数和千粒重对肥料敏感性低,为肥料高效利用奠定基础;在6种不同施氮水平下,中麦175的产量均高于京冬17,氮肥施用量对穗粒数和千粒重影响小。良好的根系为肥水高效利用提供保障。(4)籽粒软质,面筋强度中等偏弱、延展性好,面粉颜色亮白,为面条和馒头兼用型品质奠定基础;锌高效吸收运转使籽粒锌含量高,具备较高营养价值。(5)含有光周期不敏感基因Ppd-D1b、肥水高效、抗寒、耐高温和抗病性等为中麦175的广适性和跨区域种植提供保障。本研究为高产高效广适性新品种培育提供了重要经验和理论支撑。
学科主题农作物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nais.net.cn/handle/2HMLN22E/130885]  
专题作物科学研究所_遗传育种系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北京, 100081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何中虎,陈新民,王德森,等. 中麦175高产高效广适特性解析与育种方法思考[J]. 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7):3394-3403.
APA 何中虎.,陈新民.,王德森.,张艳.,肖永贵.,...&庄巧生.(2015).中麦175高产高效广适特性解析与育种方法思考.中国农业科学,48(17),3394-3403.
MLA 何中虎,et al."中麦175高产高效广适特性解析与育种方法思考".中国农业科学 48.17(2015):3394-3403.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