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作物科学研究所  > 遗传育种系
我国玉米杂交种产量性状变化趋势研究
卢振宇1; 李明顺1; 谢振江1; 谢传晓1; 李新海1; 李炳华2; 张世煌1
刊名玉米科学
2010
卷号18期号:4页码:13-17,22
关键词玉米 杂交种 产量性状 品种 密度
ISSN号1005-0906
其他题名Study on the Trend of Yield Components among Maize Hybrids in China
英文摘要选用我国不同年代具有较高影响力的30个玉米杂交种,系统研究玉米杂交种在不同生态区和不同密度下其产量性状的演变规律. 北京和新疆试验点的结果表明,50年代和1970年至21世纪初的杂交种在不同试验密度下,不同年代品种间产量增益均存在明显差异;新杂交种在抗逆性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改良进展;不同年代培育的品种在逆境严重的生态区和逆境轻的条件下都取得了积极的改良效果;我国的玉米育种水平长期以来一直停留在中低密度水平,高密度下的育种目标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学科主题农作物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nais.net.cn/handle/2HMLN22E/129448]  
专题作物科学研究所_遗传育种系
作者单位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农业部作物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国家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 北京, 100081;
2.山东省淄博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山东, 淄博, 255033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卢振宇,李明顺,谢振江,等. 我国玉米杂交种产量性状变化趋势研究[J]. 玉米科学,2010,18(4):13-17,22.
APA 卢振宇.,李明顺.,谢振江.,谢传晓.,李新海.,...&张世煌.(2010).我国玉米杂交种产量性状变化趋势研究.玉米科学,18(4),13-17,22.
MLA 卢振宇,et al."我国玉米杂交种产量性状变化趋势研究".玉米科学 18.4(2010):13-17,22.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