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和河北省小麦白粉菌毒性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赵紫慧; 黄江; 陆鸣; 王晓鸣; 吴龙飞; 武小菲; 赵鑫; 李洪杰
刊名作物学报
2013-05-20
期号08页码:1377-1385
关键词小麦 白粉菌 毒性 抗病基因 遗传多样性
英文摘要由Blumeriagraminisf.sp.tritici引起的白粉病是危害我国小麦安全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分析菌株毒性结构和抗病基因有效性对于利用寄主抗性控制白粉病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2011年从山东和河北两省分离的41个菌株进行了毒性分析,并采用SSR标记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测试菌株的毒性频率在0.35(Bg40-2,山东烟台)至0.74(Bg46-1,山东平度)之间。山东省菌株的平均毒性频率与河北省菌株没有显著差异。除别菌株外(例如Pm17),山东省和河北省的菌株对大多数抗病基因的毒性差异不大。全部测试菌株对来自地方品种齿牙糙的Pm24基因都没有毒性。极少数菌株对Pm1c、P...
URL标识查看原文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nais.net.cn/handle/2HMLN22E/128973]  
专题作物科学研究所_种质资源保存与研究中心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生命科技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桂林医学院生物技术学院;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赵紫慧,黄江,陆鸣,等. 山东省和河北省小麦白粉菌毒性与遗传多样性分析[J]. 作物学报,2013(08):1377-1385.
APA 赵紫慧.,黄江.,陆鸣.,王晓鸣.,吴龙飞.,...&李洪杰.(2013).山东省和河北省小麦白粉菌毒性与遗传多样性分析.作物学报(08),1377-1385.
MLA 赵紫慧,et al."山东省和河北省小麦白粉菌毒性与遗传多样性分析".作物学报 .08(2013):1377-1385.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