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作物科学研究所
夜间增温对江苏不同年代水稻主栽品种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
张鑫1; 陈金2; 江瑜3; 邓艾兴1; 宋振伟1; 郑成岩1; 张卫建1
刊名应用生态学报
2014
卷号25期号:5页码:1349-1356
关键词气候变暖 水稻 不同品种 夜间增温 产量
ISSN号1001-9332
其他题名Impacts of nighttime warming on rice growth stage and grain yield of leading varieties released in different periods in Jiangsu Province,China
英文摘要采用开放式主动增温系统,在江苏省丹阳市开展夜间增温试验,研究夜间温度升高对江苏1970s—2000s 8个主要推广水稻品种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年代水稻品种的主要生长特性对夜间增温的响应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但响应趋势基本一致.全生育期内水稻冠层夜间温度平均升高0.9 ℃,水稻始穗期平均提前1.1 d,全生育期缩短1.3 d.夜间增温下,花后总绿叶面积和剑叶面积呈下降趋势,成熟期生物学产量和籽粒产量分别平均降低了3.5%和5.1%,植株N 含量也降低.产量构成分析发现,夜间增温主要通过降低水稻有效穗数和穗粒数使产量下降,单位面积总颖花数下降了12.6%.品种间并未随年代发展而出现明显的变化趋势,新老品种间差异不显著.
学科主题农学(农艺学) ; 农作物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nais.net.cn/handle/2HMLN22E/129999]  
专题作物科学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1;
2.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南昌, 330200;
3.南京农业大学应用生态研究所, 南京, 210095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鑫,陈金,江瑜,等. 夜间增温对江苏不同年代水稻主栽品种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14,25(5):1349-1356.
APA 张鑫.,陈金.,江瑜.,邓艾兴.,宋振伟.,...&张卫建.(2014).夜间增温对江苏不同年代水稻主栽品种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应用生态学报,25(5),1349-1356.
MLA 张鑫,et al."夜间增温对江苏不同年代水稻主栽品种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应用生态学报 25.5(2014):1349-135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