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作物科学研究所  > 栽培生理学系
条带深松对不同密度玉米群体根系空间分布的调节效应
王新兵; 侯海鹏; 周宝元; 孙雪芳; 马玮; 赵明
刊名作物学报
2014
卷号40期号:12页码:2136-2148
关键词夏玉米 知识脉络 种植密度 知识脉络 条带深松 知识脉络 群体根系 知识脉络 空间分布 知识脉络 根系容纳量知识脉络
ISSN号0496-3490
其他题名Effect of Strip Subsoiling on Population Root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Maize under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ies
英文摘要为探究条带深松耕作(SS)对密植玉米群体根系空间分布与容纳量的调节效应,本试验设置3个种植密度(低密:4.50万株 hm~(-2)、中密:6.75万株 hm~(-2)、高密:9.00万株 hm~(-2)),以土壤免耕(NT)为对照,利用小立方原位根土取样器,通过“3D monolith”根系空间取样方法,比较研究玉米个体与群体根系的空间分布对种植密度与土壤耕作方式的响应。结果表明,单株根长受种植密度影响显著,在0~50 cm 土层中(每10 cm 为一土层),高密种植的单株根长较低密种植减少110.31、43.18、15.73、10.49和17.45 m;在高密种植条件下,与土壤免耕比,条带深松耕作增加20~30 cm、30~40 cm、40~50 cm 土层中的单株根长13.32%、19.80%、47.20%;单株根干重与单株根长的变化一致。种植密度对群体总根长的影响不显著,却显著影响群体根系的空间分布。与低密种植比,高密种植的植株中心根长密度在0~10 cm、10~20 cm 土层中分别降低3.82 cm cm~(-3)、0.62 cm cm~(-3),但植株之间的根长密度在0~10、10~20、20~30和30~40 cm 土层中分别增加1.13、0.18、0.06和0.05 cm cm~(-3);在高密种植条件下对土壤进行条带深松耕作,与土壤免耕比,植株中心的根长密度在0~10 cm 土层中降低16.10%,在10~20 cm、20~30 cm 土层中却分别增加47.45%和13.37%,植株之间的根长密度在20~30、30~40和40~50 cm 土层中分别增加50.26%、30.72%和106.15%;条带深松耕作显著提高密植玉米群体下层根系的容纳量。高密条件下条带深松耕作增加了群体根干重、深层根系量、植株间根系分布及根表面积,进而增加了地上部群体叶面积指数及地上部干重,最终促进产量显著提高。说明密植群体通过条带深松耕作改善了群体的根系空间分布,减弱了上层根系的拥挤,通过增加深层土壤根系量及植株之间根系量增加了群体根系容纳量,发挥了密植群体根系功能,实现了密植群体的高产。
学科主题农学(农艺学) ; 农作物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111.203.20.206/handle/2HMLN22E/512]  
专题作物科学研究所_栽培生理学系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北京, 100081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新兵,侯海鹏,周宝元,等. 条带深松对不同密度玉米群体根系空间分布的调节效应[J]. 作物学报,2014,40(12):2136-2148.
APA 王新兵,侯海鹏,周宝元,孙雪芳,马玮,&赵明.(2014).条带深松对不同密度玉米群体根系空间分布的调节效应.作物学报,40(12),2136-2148.
MLA 王新兵,et al."条带深松对不同密度玉米群体根系空间分布的调节效应".作物学报 40.12(2014):2136-2148.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