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作物科学研究所  > 分子生物学系
1983—2010年北京市大豆育成品种的亲缘关系分析
刘章雄1; 孙石1; 李卫东2; 陈立军3; 常汝镇1; 邱丽娟1
刊名作物学报
2013
卷号39期号:9页码:1693-1700
关键词大豆 亲缘系数 遗传多样性 系谱 演化
ISSN号0496-3490
其他题名Analysis of Parental Relationship for Soybean Cultivars Released from 1983 to 2010 in Beijing
英文摘要追溯北京市1983—2010年90个大豆品种的系谱信息,计算其亲本间及品种组合间亲缘系数(coefficient of parentage,COP)并据此聚类,旨在探讨北京市育成大豆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特点。结果表明,19个品种的父母本间存在亲缘关系,占品种总数的21.11%;90个品种间共组成4005个组合,其中63.62%存在亲缘关系,COP平均值为0.031,表明大部分品种亲缘关系相对较远。随着时间的推移,品种间亲缘系数呈下降趋势,但从2005年至2010年亲缘系数值增大。除12个品种各自独为一类外,其余78个品种被聚成10类,从中可见不同年代的育种特征和品种的演化过程;中品661等9份种质对北京市大豆品种贡献较大,是骨干亲本。北京市品种总体的遗传背景丰富,但随年代推移,遗传多样性有逐渐降低趋势。
学科主题农作物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111.203.20.206/handle/2HMLN22E/1900]  
专题作物科学研究所_分子生物学系
作者单位1.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农业部作物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 北京, 100081
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河南, 郑州, 450002
3.北京市种子管理站, 北京, 100088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章雄,孙石,李卫东,等. 1983—2010年北京市大豆育成品种的亲缘关系分析[J]. 作物学报,2013,39(9):1693-1700.
APA 刘章雄,孙石,李卫东,陈立军,常汝镇,&邱丽娟.(2013).1983—2010年北京市大豆育成品种的亲缘关系分析.作物学报,39(9),1693-1700.
MLA 刘章雄,et al."1983—2010年北京市大豆育成品种的亲缘关系分析".作物学报 39.9(2013):1693-1700.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