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作物科学研究所  > 分子生物学系
小麦灌浆期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综合评价
武仙山; 昌小平; 景蕊莲
刊名麦类作物学报
2008
卷号28期号:4页码:626-632
关键词小麦 灌浆期 抗旱性 抗旱指数 生理性状 综合评价
ISSN号1009-1041
其他题名Screening Indexes for Drought Resistance of Wheat at Grain-filling Stage
英文摘要为了给在不同水分条件下有效地利用生理性状评价小麦抗旱性提供依据,在雨养和灌溉两种水分条件下,于灌浆期测定了76份小麦材料的叶绿素含量(Chl)、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Fo、Fm、Fv、Fv/Fo、Fv/Fm)、叶片相对含水量(RWC)、离体叶片失水速率(RWL)、渗透势(OP)和冠气温差(CTD),用主成分分析法将不同生理性状集成为几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根据综合指标对群体抗旱性(抗旱指数,DRI)和单株抗旱性(pDRI)的贡献,利用隶属函数分析法分别求出雨养(DS)和灌溉(WW)条件下的群体和单株抗旱性综合评价值(D值)D_(DRIDS)、D_(pDRIDS)、D_(DRIWW)、D_(pDRIWW)。结果表明,雨养条件下单株D_(pDRIDS)与pDRI显著相关(r=0.371,P<0.005),依DpDIRDS对小麦材料抗旱性的分级结果与群体DRI和单株pDRI的分级结果吻合度均为55.3%;灌溉条件下单株D_(pDRIWW)与DRI和pDRI也显著相关(r分别为0.246和0.303,P<0.05),对材料抗旱性分级的吻合度分别为64.5%和67.1%。因此认为,与群体在雨养条件下D_(DRIDS)和灌溉下D_(DRIWW)相比,D_(pDRIDS)和D_(pDRIWW)更适合于不同水分条件下小麦的抗旱性评价,但只能作为抗旱性评价的参考,不能代替抗旱指数DRI。根据D值与单项指标间的最优回归方程,不同水分条件下生理指标对小麦抗旱性的贡献不同,其重要程度在雨养条件下依次为:Fo_2>OP>CTD_1>Chl_1>RWC>CTD_2>RWL>Fv_1;灌溉条件下为:Chl_2>Fo_1>CTD_1>CTD_2>RWL>RWC>Fv_2(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右下脚的1和2分别指旗叶和倒二叶;冠气温差的1和2分别指灌浆早期和灌浆中期)。因而,有选择地检测这些生理性状有助于提高小麦抗旱性的鉴定效率。
学科主题农学(农艺学) ; 农作物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111.203.20.206/handle/2HMLN22E/1832]  
专题作物科学研究所_分子生物学系
作者单位国家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农业部作物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1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武仙山,昌小平,景蕊莲. 小麦灌浆期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综合评价[J]. 麦类作物学报,2008,28(4):626-632.
APA 武仙山,昌小平,&景蕊莲.(2008).小麦灌浆期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综合评价.麦类作物学报,28(4),626-632.
MLA 武仙山,et al."小麦灌浆期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综合评价".麦类作物学报 28.4(2008):626-632.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