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作物科学研究所  > 分子生物学系
抗纹枯病、赤霉病的转TaPIEP1基因小麦的分子鉴定与选育
刘欣1; 蔡士宾2; 张伯桥3; 周淼平2; 路妍1; 吴继中2; 杜丽璞1; 李斯深4; 臧淑江3; 张增艳1
刊名作物学报
2011
卷号37期号:7页码:1144-1150
关键词小麦 ERF转录因子 转基因 纹枯病 赤霉病 抗性
ISSN号0496-3490
其他题名Molecular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TaPIEP1 Transgenic Wheat with Enhanced-resistance to Sharp Eyespot and Fusarium Head Blight
英文摘要小麦纹枯病(主要病原为禾谷丝核菌)和赤霉病(主要病原为禾谷镰刀菌)已成为我国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 TaPIEP1是从小麦中分离到的1个病原诱导的基因,其编码蛋白是可与GCC-box顺式元件结合、转录激活型的ERF转录因子。本研究以8个转TaPIEP1基因小麦株系的T4和T5代植株为试材,进行了外源转TaPIEP1基因的PCR检测、Southern杂交、RT-PCR与Q-RT-PCR的分析以及纹枯病菌、赤霉病菌接种与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外源TaPIEP1基因在转基因小麦中能够稳定遗传,以单拷贝或双拷贝整合到7个转基因小麦株系基因组的不同位点;外源TaPIEP1基因在转基因小麦中能超量表达;与受体扬麦12相比,TaPIEP1表达水平高的8个转基因小麦株系对纹枯病抗性显著提高,4个株系中一些材料对赤霉病抗性显著提高,3个株系中一些材料兼抗纹枯病和赤霉病,说明TaPIEP1正向参与了小麦对纹枯病和赤霉病抗性反应,利用该基因通过基因工程可创制抗纹枯病、赤霉病的小麦新种质。
学科主题植物学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111.203.20.206/handle/2HMLN22E/1208]  
专题作物科学研究所_分子生物学系
作者单位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农业部作物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
2.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 北京, 100081
3.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14
4.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江苏, 扬州, 225007
5.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山东, 泰安, 271018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欣,蔡士宾,张伯桥,等. 抗纹枯病、赤霉病的转TaPIEP1基因小麦的分子鉴定与选育[J]. 作物学报,2011,37(7):1144-1150.
APA 刘欣.,蔡士宾.,张伯桥.,周淼平.,路妍.,...&张增艳.(2011).抗纹枯病、赤霉病的转TaPIEP1基因小麦的分子鉴定与选育.作物学报,37(7),1144-1150.
MLA 刘欣,et al."抗纹枯病、赤霉病的转TaPIEP1基因小麦的分子鉴定与选育".作物学报 37.7(2011):1144-1150.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