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LP初析小豆栽培和野生变种(Vigna angularis var.angularis and var.nipponensis)间演化与地理分布关系
宗绪晓1; DuancanVaughan2; NorihikoTomooka2; AkitoKaga2; 王新望2; 关建平1; 王述民1
刊名中国农业科学
2003
卷号36期号:4页码:367-374
关键词小豆 栽培种 野生变种 演化 地理分布 AFLP 遗传多样性 地理起源
ISSN号0578-1752
其他题名Preliminary Study on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and 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s Between Cultivated and Wild Adzuki Bean (Vigna angularis var. angularis and var. nipponensis) by AFLP Analysis
英文摘要利用12对AFLP引物,以饭豆标准品系M00作对照,对来自中国、日本、韩国、尼泊尔、印度、不丹的146份小豆栽培种(Vigna angularis var.angularis)和野生种(Vigna angularis var.nipponensis)种质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得到313条多态性带。据AFU多态性数据绘制的聚类图,可区分其中的143份种质,表明小豆物种(Vi-gna angularis)存在足够的遗传多样性,可用于资源材料的准确鉴别与分类。鉴于此,采用新开发的利用AFLP数据揭示核苦多样性的Innan’s进化树分析方法,进一步将146份小豆资源分成7个明显不同的地理演化群,即中国栽培种、日本栽培种、日本综合群—韩国栽培种、中国台湾野生种、中国野生种、尼泊尔—不丹栽培种和喜马拉雅野生种演化群。就上述地理演化群的遗传多样性、地理分布以及野生种与栽培种之间可能的演化关系进行了分析,初步认为栽培小豆至少应当有4个不同类型的野生祖先和3个不同的地理起源。
学科主题农作物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111.203.20.206/handle/2HMLN22E/106440]  
专题作物科学研究所_种质资源保存与研究中心
作者单位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08
2.日本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 日本, 茨城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宗绪晓,DuancanVaughan,NorihikoTomooka,等. AFLP初析小豆栽培和野生变种(Vigna angularis var.angularis and var.nipponensis)间演化与地理分布关系[J]. 中国农业科学,2003,36(4):367-374.
APA 宗绪晓.,DuancanVaughan.,NorihikoTomooka.,AkitoKaga.,王新望.,...&王述民.(2003).AFLP初析小豆栽培和野生变种(Vigna angularis var.angularis and var.nipponensis)间演化与地理分布关系.中国农业科学,36(4),367-374.
MLA 宗绪晓,et al."AFLP初析小豆栽培和野生变种(Vigna angularis var.angularis and var.nipponensis)间演化与地理分布关系".中国农业科学 36.4(2003):367-374.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