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线粒体基因片段核苷酸多态性的亚洲栽培稻起源进化研究
曹立荣1; 魏鑫2; 黄娟3; 乔卫华1; 张万霞1; 杨庆文1
刊名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3
卷号14期号:1页码:18-24
关键词线粒体基因组 基因多样性 起源 籼粳分化
ISSN号1672-1810
其他题名Study on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Asian Cultivated Rice Based on Gene Fragment Nucleotides Diversity of Mitochondrial Genome
英文摘要亚洲栽培稻的祖先是普通野生稻,已成为世界公认的观点,然而亚洲栽培稻的2个亚种:粳稻和籼稻是一次起源还是二次起源仍存在很大争议,它们的起源地是国内还是国外依然是国际学者间争论的焦点。本文通过对184份亚洲栽培稻和203份普通野生稻3段基因序列cox3、cox1、orf 224和2段基因间序列ssv-39/178、rps2-trnfM的多样性研究,验证了以下观点:1、粳稻起源于中国,籼稻起源于中国和国外;2、亚洲栽培稻的起源为二次起源,即普通野生稻存在偏籼和偏粳2种类型,亚洲栽培稻的两个亚种籼稻和粳稻在进化过程中分别由偏籼型的普通野生稻和偏粳型的普通野生稻进化而来。
学科主题农学(农艺学)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111.203.20.206/handle/2HMLN22E/569]  
专题作物科学研究所_种质资源保存与研究中心
作者单位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北京, 100081
2.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武汉, 430070
3.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南宁, 530007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曹立荣,魏鑫,黄娟,等. 基于线粒体基因片段核苷酸多态性的亚洲栽培稻起源进化研究[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3,14(1):18-24.
APA 曹立荣,魏鑫,黄娟,乔卫华,张万霞,&杨庆文.(2013).基于线粒体基因片段核苷酸多态性的亚洲栽培稻起源进化研究.植物遗传资源学报,14(1),18-24.
MLA 曹立荣,et al."基于线粒体基因片段核苷酸多态性的亚洲栽培稻起源进化研究".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14.1(2013):18-24.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