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松水源保护林人工诱导更新与定向恢复机理
范志平,曾德慧,刘大勇,朱教君,余新晓,牛健植
刊名生态学杂志
2005-11-30
期号11页码:3-7
关键词油松 水源保护林 人工诱导 更新 定向恢复
中文摘要以油松水源保护林为对象,进行人工诱导更新与定向恢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郁闭林分内油松更新苗密度平均为5 375株.hm-2,更新苗年龄为1~2年,而在人工Gap“效应岛”样地内,更新苗密度平均为17 062.5株.hm-2,其中1~2年、3~4年、5~6年生更新苗分别占73.44%,13.97%和12.59%;生长季光照强度在0、1.5和2.0 m三个不同高度梯度上,在Gap内部的平均值分别为289.0×100、542.0×100和589.0×100 lux,在对照林分内分别为139.0×100、146.0×100和246.0×100lux;从夏季观测到的空气温度平均值日变化分析,在白天Gap内的温度高于郁闭林分内部,温差可差2~3℃,在夜间Gap内的温度低于郁闭林分内,温差可差0.5~1℃;在白天6:00~11:00,人工Gap“效应岛”内空气湿度明显低于郁闭林分内,在其它时间段大致相当;对于同一层次土壤而言,Gap内的土壤温度明显高于郁闭林分内且变化幅度大,在0、10和20 cm三个梯度上Gap与郁闭林分相比土壤温度最大差值分别可达10、5和2℃;0~10、10~20和20~30 cm三个层次平均土壤含水量在Gap内分别为16.9%1、5.1%和12.3%,在郁闭林分内分别为14.6%、12.5%和9.9%。总体上比较二者的光照强度、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温度、土壤水分等有显著差异,因此人工Gap“效应岛”的创建是诱导其内部微环境因子变化的基础,也是油松水源保护林定向恢复更新的机理之所在。
收录类别CNKI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1-05-05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210.72.129.5/handle/321005/53308]  
专题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_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范志平,曾德慧,刘大勇,朱教君,余新晓,牛健植. 油松水源保护林人工诱导更新与定向恢复机理[J]. 生态学杂志,2005(11):3-7.
APA 范志平,曾德慧,刘大勇,朱教君,余新晓,牛健植.(2005).油松水源保护林人工诱导更新与定向恢复机理.生态学杂志(11),3-7.
MLA 范志平,曾德慧,刘大勇,朱教君,余新晓,牛健植."油松水源保护林人工诱导更新与定向恢复机理".生态学杂志 .11(2005):3-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