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厦门大学  > 人文学院-已发表论文
阐释“五四运动”的三种模式
洪世林
2015-03-10
关键词五四运动 自由主义 保守主义 激进主义 启蒙与救亡 建构理论。
英文摘要“五四运动“自发生后就成为一个不断被诠释被建构的对象。周策纵、李泽厚、余英时等的“五四运动“观基本代表了三种不同的“五四运动“诠释模式。其中周策纵从知识分子立场的角度建构起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包括国民党的五四观)、激进主义(以共产党的五四观为主)三分的“五四运动“诠释模式;李泽厚则从文化与政治关系的思想史角度建构起思想启蒙运动与政治救亡运动二分的“五四运动“诠释模式;余英时主张抛弃本质主义式的考察,而将“五四运动“当成一个历史的不断生成的不断被建构的对象,侧重诠释“五四运动“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中形象的流变。目前对“五四运动“的阐释研究基本拘于以上三种模式,或者是其变体。
语种zh_CN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dspace.xmu.edu.cn/handle/2288/118045]  
专题人文学院-已发表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洪世林. 阐释“五四运动”的三种模式[J],2015.
APA 洪世林.(2015).阐释“五四运动”的三种模式..
MLA 洪世林."阐释“五四运动”的三种模式".(2015).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