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厦门大学  > 人文学院-已发表论文
甲午战争激发知识分子的救国思想
罗耀九
1996-01
英文摘要一、战前中日两国的政治经济背景十九世纪中期,中日两国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国势衰微,同样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两国差不多同时开始了图强自救的运动,中国搞洋务运动,日本则开展明治维新,都是向西方学习。由于学的内容有差别,效果当然不一样。日本明治维新从1867—1868年幕府被推翻,1885年实行内阁制,1889年制定宪法,1890年召开第一届国会,前后用了二十二年时间建立了资本主义性质的政治制度,即比较完整的君主立宪制度。中国主持搞洋务的官僚们,以李鸿章为代表,在兴办洋务事业的六十七十年代,只知道学习西方的船坚炮厉之术,限于器物文化的改革。到了八十年代,也看出了这种改革“如敝絮塞漏舟,腐木支广厦,稍一倾复,途不可知”①。不可能挽敕清朝的危机。但是修正改革之法仍然是“修明前圣制度”,亦即在旧政治制度上修修补补,例如要求改革中国的兵制、科举、官制等等。他们不赞成日本的多党制度,鄙视日本的议论制度。甚至他们所主张的废科3台,易官制也仅仅停留在私下议论,不敢公开倡言,唯恐背离封建君主专制之度。他们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②。两相比较,日本的天皇制君主立宪政体,虽然还不算是完善的资产...
语种中文
出版者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01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dspace.xmu.edu.cn/handle/2288/5565]  
专题人文学院-已发表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罗耀九. 甲午战争激发知识分子的救国思想[J],1996.
APA 罗耀九.(1996).甲午战争激发知识分子的救国思想..
MLA 罗耀九."甲午战争激发知识分子的救国思想".(199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