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广西民族大学
民族史观:耗散、协同、超循环——中央“12条”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研究之二
龚永辉 ; 苏宁
2014-06-18 ; 2014-06-18
关键词氏族 民族 族性 耗散 序参量 超循环
中文摘要本文从自组织理论的视角解读中央“12条”中的第二条。认为:所谓“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并非某个民族的具体生灭过程,而是人类社会整个民族现象的生灭过程。民族的产生是在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转化的过程中,氏族部落的血缘耗散与族性升级的结果;民族的发展过程具有多元素、多层次、多变量、多方向、多规则的复杂性,各种参量的协同使得具体民族的生灭与转换成为跨越奴隶社会以来至今一切社会形态的漫长过程;民族消亡,是指世界各民族经过民族融合,实现民族大同,从而使得民族现象在人类社会中自行消失。由于族性超循环的自组织功能作用,民族的消亡比阶级、国家的消亡还要久远。
语种中文
出版者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6年03期
其他责任者广西民族大学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calis.edu.cn/hdl/530500/554]  
专题广西民族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龚永辉,苏宁. 民族史观:耗散、协同、超循环——中央“12条”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研究之二[J],2014, 2014.
APA 龚永辉,&苏宁.(2014).民族史观:耗散、协同、超循环——中央“12条”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研究之二..
MLA 龚永辉,et al."民族史观:耗散、协同、超循环——中央“12条”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研究之二".(2014).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