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上海交通大学
脱细胞基质载体和表皮细胞结合构建尿道的实验研究
傅强 ; 邓晨亮 ; 殷德明 ; 刘伟 ; 曹谊林
刊名http://epub.edu.cnki.net/grid2008/brief/detailj.aspx?filename=ZHMN2006S1038&dbname=CJFQ2006
2012-04-24 ; 2012-04-24
关键词尿道 组织工程 膀胱
中文摘要目的探索组织工程修复技术在尿道构建中的应用前景。方法采用同种异体家兔膀胱,经显微外科分离和脱细胞液处理,制成无细胞的生物支架,12只雄兔随机分为成实验和对照2组,剥离实验对象尿道黏膜2cm;实验组切取小块兔包皮组织,消化收集分离出的表皮细胞,经过增殖、传代培养,植入生物支架中,培养2周,并加入Brdu标记物,将其卷成管状,植入实验组人工尿道缺损区域;对照组单纯采用无细胞植入的生物支架修复尿道;术前和术后1、2、6个月每组各处死2只家兔/批,分别行尿道造影、大体外形、修复段尿道黏膜的HE染色、免疫组化和荧光标记。结果术后动物伤口愈合正常,排尿通畅,无尿瘘发生。修复尿道大体形态和尿道造影显示带细胞修复的尿道形态完整,清晰宽敞,无狭窄发生;术后1个月,HE和免疫组化显示,修复段尿道黏膜层次单一,缺乏复层和乳头结构。术后2个月基本恢复正常尿道结构,复层上皮结构形成,角蛋白染色阳性。术后6个月黏膜复层上皮结构更为丰富,角蛋白染色阳性;Brdu标记在术后1个月清晰显示植入上皮细胞层存在,术后2个月植入的原始上皮细胞显影稀少。术后6个月尿道黏膜结构中未见显影;而单纯生物支架修复组的实验对象则出现排尿变细,任何观察时段,均出现尿道狭窄、挛缩,结构紊乱,黏膜下存在大量粗大的肌束。结论相对于无细胞的胶原筋膜,植入表皮细胞的胶原筋膜可运用于尿道修复,修复效果良好,有希望成为尿道修复的理想材料。
语种中文
其他责任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 上海组织工程研究与开发中心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calis.edu.cn/hdl/231030/425]  
专题上海交通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傅强,邓晨亮,殷德明,等. 脱细胞基质载体和表皮细胞结合构建尿道的实验研究[J]. http://epub.edu.cnki.net/grid2008/brief/detailj.aspx?filename=ZHMN2006S1038&dbname=CJFQ2006,2012, 2012.
APA 傅强,邓晨亮,殷德明,刘伟,&曹谊林.(2012).脱细胞基质载体和表皮细胞结合构建尿道的实验研究.http://epub.edu.cnki.net/grid2008/brief/detailj.aspx?filename=ZHMN2006S1038&dbname=CJFQ2006.
MLA 傅强,et al."脱细胞基质载体和表皮细胞结合构建尿道的实验研究".http://epub.edu.cnki.net/grid2008/brief/detailj.aspx?filename=ZHMN2006S1038&dbname=CJFQ2006 (2012).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