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偏振干涉成像光谱仪的视场增强和相位热漂移补偿关键技术的研究
翟洋1,2; 肖东1,2; 李博1,2
刊名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6-11
卷号36期号:11页码:3720-3725
关键词干涉成像光谱 傅里叶变换光谱学 多普勒光谱学 天文光梳 视场展宽 相位热漂移补偿
中文摘要
偏振干涉成像光谱技术以傅里叶变换光谱学为理论基础,以一系列起偏/检骗器、剪切分束器和延时晶体等双折射晶体材料为主要结构,较之传统光栅式色散型光谱仪具有多通道、图谱合一、大光通量、高信噪比和抗环境振动干扰等一系列优点,并且结合多普勒光谱学相关原理和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在各种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测试与计量领域如空间遥感、视向速度、宇航飞行、月球探测等。但是许多前人研究工作中仍然存在两个尚未妥善解决的问题:(1)视场受限。普通型偏振干涉成像光谱仪存在远场条纹的弯曲而使系统视场角限制在±2°以内,严重影响傅里叶变换后的光谱重构精度;

(2)相位热漂移。晶体的热胀冷缩和双折射率之差随温度变化的特性导致像面干涉条纹发生随机抖动误差,将严重影响以多普勒频移为原理的视向速度等测量精度。因此,首先引入一块半波片构成增强型的Savart剪切分束器实现主动的视场展宽,可以使增强后的观察视场角达到±10°左右。

这一改进不仅提高了傅里叶光谱变换的算法精度,同时也大幅增加光通量从而实现对微光光谱进行高信噪比的探测与标定。另外,为了消除环境温度造成的相位热漂移误差,选用偏硼酸钡(α-BBO)和铌酸锂(LiNbO3)两种晶体进行精密组合匹配。该关键技术利用这两种晶体的双折射率之差随温度变化的相反特性,从而实现相位热漂移误差补偿。实验证明,在实验室环境温度下热相位漂移误差不超过0.02rad。通过这些方案改善偏振干涉成像光谱仪的测试精度,拟实现对天文光梳以及其他大型天文光谱仪器快速而精确的标定与测试。
学科主题天文技术与方法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niaot.ac.cn/handle/114a32/1331]  
专题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_中科院南京天光所知识成果_期刊论文
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_中科院天文光学技术重点实验室_期刊论文
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_大口径光学技术研究室_期刊论文
作者单位1.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天文光学技术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翟洋,肖东,李博. 基于偏振干涉成像光谱仪的视场增强和相位热漂移补偿关键技术的研究[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6,36(11):3720-3725.
APA 翟洋,肖东,&李博.(2016).基于偏振干涉成像光谱仪的视场增强和相位热漂移补偿关键技术的研究.光谱学与光谱分析,36(11),3720-3725.
MLA 翟洋,et al."基于偏振干涉成像光谱仪的视场增强和相位热漂移补偿关键技术的研究".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36.11(2016):3720-3725.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