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和内陆沙地砂引草(Messerschmidia sibirica)对自然环境和沙埋处理适应的生理差异
解卫海1; 周瑞莲1; 梁慧敏1; 曲浩1; 董龙伟1; 强生斌1
刊名中国沙漠
2015-11-15
期号06页码:1538-1548
关键词砂引草(Messerschmidia sibirica) 海岸沙地 内陆沙地 沙埋 抗氧化酶活力 渗透调节物
中文摘要砂引草(Messerschmidia sibirica)是一种耐盐、耐旱固沙地被植物,既能生长在海岸沙地并成为优势植物,也在内陆干旱沙地有分布。本文以科尔沁内陆沙地和烟台海岸沙地生长的砂引草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两沙地土壤化学特性、水温特性及在自然状况和沙埋胁迫条件下两沙地砂引草叶片丙二醛(MDA)含量、抗氧化酶活力和渗透调节物含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海岸沙地土壤含盐量较内陆沙地高5倍,但土壤地表温度略低。(2)在自然和沙埋条件下,两沙地砂引草叶中MDA含量较低。(3)生活在内陆干旱高温沙地上的砂引草,在自然和沙埋处理中叶片平均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海岸沙地砂引草,自然状况下,其叶片平均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较海岸沙地的高25%~50%和高3.5倍。(4)海岸沙地砂引草在自然和沙埋处理5d和10d中,其叶片平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均大于内陆沙地砂引草,且两者差异显著(p<0.05),自然状况下海岸沙地砂引草叶片SOD、POD、CAT平均活力分别较内陆高14%、140%和118%。(4)两沙地砂引草对沙埋胁迫的生理响应类似,随着沙埋强度的增加砂引草沙上叶片MDA含量变化不大,SOD和CAT活力和脯氨酸含量增加,可溶性糖含量下降。研究表明,砂引草具有在不同环境下利用不同渗透调节剂维护水分代谢平衡、提高抗氧化酶活力抑制膜脂过氧化维持氧自由基代谢平衡的生理调控能力,该生理可塑性可能是其具有较宽生态幅的生理基础。
收录类别CSCD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casnw.net/handle/362004/25572]  
专题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_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未分类)_期刊论文
作者单位1.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平台
3.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解卫海,周瑞莲,梁慧敏,等. 海岸和内陆沙地砂引草(Messerschmidia sibirica)对自然环境和沙埋处理适应的生理差异[J]. 中国沙漠,2015(06):1538-1548.
APA 解卫海,周瑞莲,梁慧敏,曲浩,董龙伟,&强生斌.(2015).海岸和内陆沙地砂引草(Messerschmidia sibirica)对自然环境和沙埋处理适应的生理差异.中国沙漠(06),1538-1548.
MLA 解卫海,et al."海岸和内陆沙地砂引草(Messerschmidia sibirica)对自然环境和沙埋处理适应的生理差异".中国沙漠 .06(2015):1538-1548.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