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黑山铜镍硫化物含矿岩体的地质特征及橄榄石成因探讨
颉炜 ; 宋谢炎 ; 邓宇峰 ; 陈列锰 ; 张晓琪 ; 郑文勤 ; 位荀
刊名岩石学报
2013
期号10页码:3487-3502
关键词黑山岩体 铜镍硫化物矿 橄榄石 母岩浆 硫化物熔离 岩浆通道系统
中文摘要黑山铜镍硫化物含矿岩体位于中亚造山带南缘北山褶皱带东部,对该岩体的研究有助于正确理解造山带型铜镍硫化物的成矿作用。详细的野外基础地质特征表明黑山矿区仅出露单一的新元古代青白口系地层,无寒武纪地层出露。黑山含矿岩体由早期的方辉橄榄岩、二辉橄榄岩和橄榄辉长苏长岩,以及稍晚期的辉长岩脉组成。黑山岩体位于黑山背斜南翼,其初始产状应为-水平或近水平的岩床状岩体,因后期褶皱作用,岩体发生了倾斜形成现今的产状。黑山岩体中橄榄石F0值为80.5~87.0,其Ni含量为1070×10^-16~3461×10^-16.借助“MELTs”软件,我们进一步厘定了黑山母岩浆为高镁玄武岩浆(12.81%MgO,10.84%FeO,430×10^-16Ni)。研究表明,黑山橄榄石的主要控制因素为:1)母岩浆的成分;2)后续新鲜岩浆的补充混合作用;3)硫化物熔离作用;4)晶间硅酸盐熔浆作用;5)橄榄石与硫化物之间发生的Fe-Ni交换。模拟计算表明,硫化物熔离与橄榄石结晶几乎同时发生,橄榄石与硫化物的最小质量比约为20:1。1号矿体及矿化体的橄榄石比4号矿体更富Mg和M,并且还呈现非常好的负相关关系,表明这些橄榄石与硫化物发生了不同程度的Fe-M交换,而与其发生Fe-Ni交换的硫化物更富Ni以及共生的岩浆更为原始。这很可能是因为黑山岩体形成于开放的岩浆通道系统,早期融离的硫化物与后续的新鲜的硫不饱和岩浆发生反应,使得该类硫化物含量减少但硫化物中的金属元素含量增高从而形成1号矿体及矿化体.
学科主题矿床地球化学
收录类别CSCD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6-03-23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gyig.ac.cn:8080/handle/352002/5530]  
专题地球化学研究所_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颉炜,宋谢炎,邓宇峰,等. 甘肃黑山铜镍硫化物含矿岩体的地质特征及橄榄石成因探讨[J]. 岩石学报,2013(10):3487-3502.
APA 颉炜.,宋谢炎.,邓宇峰.,陈列锰.,张晓琪.,...&位荀.(2013).甘肃黑山铜镍硫化物含矿岩体的地质特征及橄榄石成因探讨.岩石学报(10),3487-3502.
MLA 颉炜,et al."甘肃黑山铜镍硫化物含矿岩体的地质特征及橄榄石成因探讨".岩石学报 .10(2013):3487-3502.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