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沉积物孔隙水磷酸盐含量原位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罗婧 ; 王敬富 ; 杨海全 ; 徐洋 ; 陈敬安
刊名地球与环境
2014
卷号42期号:5页码:688-694
关键词沉积物 磷酸盐 透析装置技术 DET DGT 原位监测
中文摘要传统的沉积物孔隙水磷酸盐含量测定方法通常是采用离心法获取沉积物柱芯孔隙水,然后再进行磷酸盐含量测定。这种常规测定方法不仅破坏了沉积物的原本物理化学结构,而且分样间距多为厘米级,无法满足沉积物-水界面磷酸盐的高分辨率分布特征研究和释放通量的高精度估算要求。为克服传统监测技术破坏系统原始状态和分辨率低的弊端,近年来沉积物孔隙水磷酸盐原位监测技术迅猛发展,较为成熟的有透析装置技术(Dialysis peepers)、薄膜扩散平衡技术(Diffusive equilibrium in thin-films technique,DET)和薄膜扩散梯度技术(Diffusive gradients in thin-films technique,DGT)等。本文综述了透析装置技术、薄膜扩散平衡技术和薄膜扩散梯度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实例,对比分析了他们各自的优缺点和发展应用前景。DGT作为一种新型、廉价的原位被动采样技术,具有原位和高分辨率监测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水体、沉积物和土壤等研究,在获取沉积物孔隙水磷酸盐含量及时空分布特征等方面优势突出。如何延长DGT胶体的使用寿命、提高监测的空间分辨率和实现多元素同步监测是其主要发展方向。大量研究表明,沉积物内源磷释放与沉积物中Fe-S的耦合循环存在密切联系,深入了解湖泊沉积物P-Fe-S的耦合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是揭示湖泊内源磷释放机制的一把钥匙。快速发展的薄膜扩散梯度(DGT)技术及其与DET技术联用无疑为P-Fe-S耦合循环研究提供了有效手段,亟待在不同类型湖泊中应用和完善,为深刻揭示P-Fe-S耦合循环过程与机制提供独特信息
学科主题环境地球化学
收录类别CSCD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6-03-10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gyig.ac.cn:8080/handle/352002/5385]  
专题地球化学研究所_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罗婧,王敬富,杨海全,等. 湖泊沉积物孔隙水磷酸盐含量原位监测技术研究进展[J]. 地球与环境,2014,42(5):688-694.
APA 罗婧,王敬富,杨海全,徐洋,&陈敬安.(2014).湖泊沉积物孔隙水磷酸盐含量原位监测技术研究进展.地球与环境,42(5),688-694.
MLA 罗婧,et al."湖泊沉积物孔隙水磷酸盐含量原位监测技术研究进展".地球与环境 42.5(2014):688-694.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