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传统及其世界意义
董光璧
刊名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5-09-15
卷号30期号:5页码:645-659
关键词中华文明 中国科学 百家争鸣 四大发明 儒学 道学 格致学
中文摘要中华文明经过夏、商、周三代的发展,在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奠定了科学的理性基础。在君主专制的体制和儒道互补的思想背景下发展的中国科学技术,在秦汉时期形成自己的诸学科范式,其后经历了南北朝、北宋和晚明三次高峰期,在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中开始落伍。北宋以来沿着自己传统的科学近代化趋势,由于"靖康之变"、"甲申鼎革"和"虎门销烟"相继三次挫折而泯灭,最终通过移植西学而融入世界科学体系。在人类文明的广泛交流和融合过程中,中国科学的传播以及它作为中华文明接受外来文明的基础之一而成为世界科学技术史的一部分。
学科主题科学文化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hns.ac.cn/handle/311051/6784]  
专题自然科学史研究所_科学文化|科学与社会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董光璧. 中国科学传统及其世界意义[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5,30(5):645-659.
APA 董光璧.(2015).中国科学传统及其世界意义.中国科学院院刊,30(5),645-659.
MLA 董光璧."中国科学传统及其世界意义".中国科学院院刊 30.5(2015):645-659.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