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电工研究所  > 其他部门  > 博士学位论文
题名基于Back-to-Back变流技术的调速系统的研究; 基于Back-to-Back变流技术的调速系统的研究
作者1李时杰,电工研究所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06-06-07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导师1李耀华,电工研究所
关键词Back-to-Back变流器 能量双向流动 前馈控制 死区最小化 有源阻尼
其他题名基于Back-to-Back变流技术的调速系统的研究
中文摘要基于Back-to-Back变流技术的调速系统以其具有的四象限工作、网侧电流近似正弦和功率因数可控等特性受到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以Back-to-Back变流技术作为研究对象,针对该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从理论分析、计算机仿真和样机实验验证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本文首先建立了Back-to-Back变流系统的数学模型,仿真分析了其动静态特性,在此基础上对三相PWM整流器的交流侧电感和直流侧电容的参数设计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指出在传统的直流侧电容的参数设计中,没有考虑到由于PWM控制信号有至少一个开关周期的延时,系统存在整流侧和逆变侧同时向母线电容馈电的可能性,导致电压波动范围超过设定值。为此,本文研究了此种情况下的电容积聚的能量最大值,提出了电容容量最小化的设计方法,为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为了提高直流母线电压的动态响应,抑制母线电压的波动,本文在分析了传统的前馈控制策略不足的基础上,采用小信号模型的分析方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前馈控制策略,对由负载和电网突变引起的母线电压波动均有较好的抑制能力。同时,对前馈控制策略中负载电流需用电流传感器测量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状态观测器的测量方法,取代传感器对负载电流进行虚拟测量。仿真和实验结果都证明了该策略的有效性。 由于受到死区时间和功率开关管最小脉宽的影响,实际采用的空间矢量PWM的调制比达不到理想的最大值,导致系统调节裕量降低。本文在对变流器和空间矢量工作原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死区最小化和零矢量重新分配的策略,减少了死区时间和最小脉宽对调制比的影响,拓宽了系统的调制裕量。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针对三相PWM整流器网侧电流含有的高次谐波有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产生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本文对通常采用的三种滤波器进行了比较研究,并针对引入LC滤波器给系统带来的功率因数下降和LC谐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有源阻尼的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证明该策略对抑制LC谐振和校正功率因数都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0-10-18
页码127
分类号TN46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iee.ac.cn/handle/311042/6670]  
专题电工研究所_其他部门_其他部门_博士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1李时杰,电工研究所. 基于Back-to-Back变流技术的调速系统的研究, 基于Back-to-Back变流技术的调速系统的研究[D].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200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