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西藏乡村旅游发展的扶贫意义——兼论边远贫困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模式
李立华1; 何景明1
2002
会议名称中国山区扶贫国际研讨会
会议日期2002-11-11~15
会议地点成都
关键词乡村旅游 边远贫困区 旅游可持续发展
页码289-308
通讯作者李立华
中文摘要

西藏是一个贫困面很大的区域,约有60%的人口在贫困县以下。然而西藏有着非常丰富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旅游资源, 旅游业被看作是发展地方经济和扶贫的先导产业。近20 年来,西藏的旅游业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旅革事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但西藏旅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1) 产品结构单一,表现在人文景点的开发主要集中在宗教寺庙方面,限制了游客多样化的选择;2)低水平的服务质量和低效能的管理普遍存在,甚至出现在旅游热点地区; 3) 旅游可进入性较差,旅革乎成本较高,限制了旅游人数,从而
限制了旅浒业规模的扩大; 4) 淡旺季明显、旅游各要素发展不平衡,严重削弱了旅革事业的整体效益; 5) 脆弱的高原生态环境以及日益强调的文化保护增强了西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难度. 这些限制因素都与地区整体贫困密切相关. 本文认为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缓解乡村贫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强西藏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文章以西藏桑木村乡村促进旅游发展经历为例,简要阐明西藏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和前景.

会议主办者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国际农业发展中心基金会国际能力建设处;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国际
会议录中国山区扶贫——国际会议论文集(中文版)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会议论文
源URL[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17248]  
专题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成都山地所知识仓储(2009年以前)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山区发展研究中心
作者单位1.西藏自治区旅游局
2.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立华,何景明. 第十二章 西藏乡村旅游发展的扶贫意义——兼论边远贫困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模式[C]. 见:中国山区扶贫国际研讨会. 成都. 2002-11-11~15.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