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混凝剂处理低温低浊水
洪云; 徐慧
刊名环境工程学报
2015-09-05
期号9页码:4421-4426
关键词低温低浊水 混凝 絮体粒径 强度因子 恢复因子
中文摘要针对低温低浊水处理难度大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混凝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混凝剂投加量的增加,剩余浊度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单独使用HPAC时,剩余浊度在投加量为14 mg/L时达到最低(2.39 NTU)。pH值对余铝含量具有重要的影响,3种铝系混凝剂均在pH=7.0时余铝含量达到最低。Al Cl3对水中有机物的去除率较其他3种混凝剂低。絮体形成与破碎受搅拌强度的影响很大,当破碎强度增加到50 r/min,使用PACl、HPAC、Fe Cl3作混凝剂时絮体粒径下降不明显,当破碎强度增加到100 r/min时,絮体粒径有明显的下降。破碎结束后,絮体粒径有所恢复,但是并不能增长到破碎前的粒径。P...
公开日期2016-05-09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33207]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洪云,徐慧. 不同混凝剂处理低温低浊水[J]. 环境工程学报,2015(9):4421-4426.
APA 洪云,&徐慧.(2015).不同混凝剂处理低温低浊水.环境工程学报(9),4421-4426.
MLA 洪云,et al."不同混凝剂处理低温低浊水".环境工程学报 .9(2015):4421-442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