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云南天文台  >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 其他
题名29颗SiC碳星的ISO SWS光谱分析及其分子、尘埃特征研究
作者杨孝鸿
学位类别硕士
答辩日期2003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陈培生
关键词碳星 AGB 红外光谱 ISO
学位专业天体物理
中文摘要本文主要致力于研究富碳AGB星的ISO SWS红外光谱的演化和它的分子、尘埃特征。碳星是中等质量星演化到AGB阶段时可能形成的一种恒星,它由氧星演化而来,[C/O]>1。碳星光球的有效温度不超过3000K,同时较大的质量损失率形成了富碳的尘埃壳层,以致于它的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1—60μm的红外波段上,并且许多分子的转动振动能谱也集中在红外,因此在红外波段的研究对揭示碳星化学成份及其分布、尘埃形成过程、恒星大气结构和演化状态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常,碳星又主要分为光学碳星、红外碳星以及极端碳星。光学碳星的中红外能量主要来自光球,在60μm处存在超量发射,人们认为其演化阶段处在抛射富氧物质终止和新的富碳拱星壳层形成之间,其60μm超量发射就是富氧物质的残余效应。红外碳星常被认为有很厚的富碳拱星壳层,它的红外光谱主要表现为源于拱星壳层的尘埃发射,这个尘埃发射主要以11.3μm的SiC发射为标记。红外碳星经历了重要的质量损失过程,是光学碳星演化的后期。极端碳星是高度演化后的红外碳星,它的质量损失率及光深都非常高,几乎没有其光学对应体,并将很快演化为前行星状星云。 本文将选取29颗富碳AGB星作为研究对象,它们均有11.3μm SiC发射特征,在本文中称之为碳化硅碳星(SiC碳星),它们覆盖了光学碳星、红外碳星和极端碳星的阶段。这29颗SiC碳星的ISO SWS光谱能很好地反映碳星的演化,有助于我们了解碳星的演化及其分子、尘埃特征。在对它们的研究和分析后得到了我们所期待的关于碳星的一些演化规律和分子、尘埃特征的演化特性。
语种中文
学科主题天文学
公开日期2016-05-03
页码92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ynao.ac.cn/handle/114a53/4374]  
专题云南天文台_其他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杨孝鸿. 29颗SiC碳星的ISO SWS光谱分析及其分子、尘埃特征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 2003.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