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硕士论文-基于EPICS的束流位置读出系统的研发
作者潘薇
学位类别硕士
答辩日期2012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徐韬光
关键词束流位置信号 EPICS A/D卡 同步触发采样 EDM
学位专业计算机技术
中文摘要束流位置是加速器束流的重要参数之一,对束流轨道的控制在加速器的束流输运、注入、调整、运行以及机器研究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论文结合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和ADS-RFQ束晕研究线的工程、科研需求,研发了一套完整的束流位置读出系统。本系统不仅很好地满足了ADS-RFQ传输线上的束流位置测试需求,还可以方便地移植到CSNS的束流位置测量系统中。; 结合ADS-BPM的位置探测电子学输出特性及模拟BPM输出的信号源,文中首先完成了 BPM位置信号采集系统的制作,它是整个束流位置读出系统的核心部分。此系统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加速器控制软件EPICS作为软件开发平台,并使用Motorola公司的MVME5100作为IOC,这样有利于将整个系统移植到今后的CSNS工程中。BPM读出系统的硬件采用VME总线架构,用Hytec公司的ADC8411U卡实现信号的采集。采集到的BPM位置信号被读取到EPICS的实时数据库中。根据加速器运行工作比,ADS-BPM电子学输出信号是一个频率为1~125Hz,脉宽为50~1200μs的脉冲信号,本系统实现了对束流位置信号100kHz采样的目标。在这其中主要完成了EPICS环境下A/D卡对BPM位置信号的同步触发采样,包括对A/D卡两种工作模式采集BPM位置信号的可行性分析,同步触发方案的制定,ARM使能问题的研究等。; 为了能直观地观察到束流位置信号的动态情况,文中采用EPICS客户端软件EDM制作了友好的用户界面。文中研究了两种不同的显示界面来展示束流位置信号,一种是沿时间轴将每个束团的位置信号绘制成波形动态显示;另一种是在XY平面绘制束团的动态位置。两种方式都可用来判断束流的稳定性,后一种显得更为直观,它们都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意义。; 将研发完成的束流位置读出系统应用到ADS-RFQ运行现场,对频率为1Hz、脉宽为50μs的ADS-RFQ调试阶段束流位置信号进行测量,并对束流位置信号进行数值滤波处理改进。改进后测试结果良好,验证了此系统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语种中文
学科主题计算机技术
公开日期2016-02-25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ihep.ac.cn/handle/311005/210322]  
专题加速器中心_学位论文和出站报告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潘薇. 硕士论文-基于EPICS的束流位置读出系统的研发[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2.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