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绿洲过渡带沙拐枣种群结构及动态特征
解婷婷 ; 苏培玺 ; 周紫鹃 ; 张海娜 ; 李善家
刊名生态学报
2014
期号15页码:4272-4279
关键词沙拐枣 种群结构 静态生命表 存活曲线 时间序列预测
中文摘要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作为黑河中游荒漠绿洲过渡带的一种主要固沙植物种,它对于维护荒漠绿洲过渡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绘制了沙拐枣种群的径级结构图,在此基础上编制了种群的特定时间生命表,分析了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等重要参数,并运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种群数量动态,以揭示荒漠绿洲过渡带沙拐枣种群的结构及动态特征。结果表明:沙拐枣种群属于增长型,Vpi'=0.0233,表明该种群趋近于稳定型,但沙拐枣种群Ⅰ、Ⅱ龄级个体数目少于Ⅲ龄级的个体数目;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Ⅱ,各龄级种群有相近的死亡率;时间序列预测分析表明,在未来2、4、6、8个龄级时间后沙拐枣老龄个体逐渐增多,幼龄株数则有所降低,种群稳定性长期维持困难,因此,适当的人工辅助恢复和现有植株及生境的保护是保持沙拐枣种群自然更新和种群恢复的关键。
收录类别CSCD
公开日期2015-12-24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casnw.net/handle/362004/24434]  
专题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_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未分类)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解婷婷,苏培玺,周紫鹃,等. 荒漠绿洲过渡带沙拐枣种群结构及动态特征[J]. 生态学报,2014(15):4272-4279.
APA 解婷婷,苏培玺,周紫鹃,张海娜,&李善家.(2014).荒漠绿洲过渡带沙拐枣种群结构及动态特征.生态学报(15),4272-4279.
MLA 解婷婷,et al."荒漠绿洲过渡带沙拐枣种群结构及动态特征".生态学报 .15(2014):4272-4279.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